帕金森手抖主要因脑部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丢失致多巴胺减少,打破纹状体区乙酰胆碱与多巴胺平衡,胆碱能系统相对亢进引起,年龄、生活方式、既往病史等会影响其发生发展,还伴其他运动及非运动症状,诊断靠病史、症状表现及辅助检查,需与特发性震颤等鉴别。
年龄因素影响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神经系统会发生一系列退行性变化,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功能也会逐渐减退,老年人患帕金森病的风险相对较高,相应地手抖等运动症状出现的概率也会增加。比如,在65岁以上人群中,帕金森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较低年龄组人群,这与随着年龄增加多巴胺能神经元自然损耗有关。
儿童和青少年患帕金森病相对罕见,但如果有遗传等特殊因素影响,也可能出现类似因多巴胺能系统异常导致的运动异常表现,不过这种情况非常少见,与老年人的发病机制在本质上虽都涉及多巴胺系统,但具体的病理进程和表现细节会因年龄不同而有差异。
生活方式与病史影响
一些特殊的生活方式或既往病史可能间接影响帕金森病手抖的发生发展。长期接触某些环境毒素,如农业杀虫剂、工业化学品等,可能会增加患帕金森病的风险,进而导致手抖等症状出现。有研究发现,长期处于接触特定环境毒素的生活或工作环境中的人群,其脑部多巴胺能神经元受损速度可能加快,使得震颤等运动症状更早出现且可能更严重。
既往有脑部外伤病史的人群,患帕金森病的风险也会有所升高,外伤可能导致脑部神经结构受损,影响多巴胺能系统的正常功能,从而引发手抖等帕金森病相关症状。另外,一些神经系统的感染性疾病等病史也可能对多巴胺能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增加帕金森病手抖发生的可能性。
帕金森手抖的其他相关表现
除了静止性震颤外,帕金森病患者还可能伴有其他运动症状,如肌强直,表现为肢体僵硬,活动时阻力增加;运动迟缓,如随意运动减少,动作缓慢、笨拙,书写时字体越写越小(小写症)等。同时,还可能出现非运动症状,比如嗅觉减退、便秘、睡眠障碍、抑郁、焦虑等,这些非运动症状也可能在帕金森病的不同阶段伴随出现,并且可能会对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产生影响,而手抖作为运动症状的核心表现之一,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精细动作能力,如穿衣、持筷、书写等日常生活活动。
帕金森手抖的诊断与鉴别
诊断: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病史、典型的运动症状表现来初步诊断帕金森病。例如,详细询问患者手抖等运动症状出现的时间、进展情况,是否有家族遗传史、环境接触史等。同时,可能会进行神经系统体格检查,观察患者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等表现,还可能会借助一些辅助检查,如脑部影像学检查(如磁共振成像,MRI)来排除其他脑部疾病导致的类似震颤表现,一般帕金森病患者的脑部MRI可能没有特异性的阳性发现,但可以帮助排除如脑血管病、脑肿瘤等其他疾病。
鉴别诊断:需要与其他原因引起的震颤相鉴别。比如,特发性震颤多有家族遗传史,震颤多为姿势性或动作性震颤,饮酒后震颤可减轻,一般病情进展缓慢,不伴有帕金森病的其他运动症状如肌强直、运动迟缓等;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震颤,患者多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其他表现,如多汗、心慌、消瘦等,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小脑病变引起的震颤多为意向性震颤,即在动作时出现震颤,伴有小脑性共济失调等表现,通过脑部影像学检查发现小脑病变等可以鉴别。
总之,帕金森手抖是由于帕金森病导致多巴胺能系统功能紊乱,胆碱能系统相对亢进引起的静止性震颤等运动症状表现,其发生与年龄、生活方式、既往病史等多种因素相关,在诊断时需要与其他原因引起的震颤相鉴别,以便采取合适的应对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