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状结肠息肉应该如何治疗

来源:民福康

乙状结肠息肉治疗方法包括内镜下治疗(高频电凝切除术适用于较小有蒂息肉,内镜黏膜下剥离术适用于较大无蒂息肉,氩离子凝固术适用于较小扁平息肉及不适合切除术患者)、外科手术治疗(适用于较大广基内镜治疗困难或癌变需根治切除情况,需考虑不同年龄及特殊人群),术后需定期内镜随访,不同人群随访间隔有差异,有不良生活方式患者需强化随访意识。

一、内镜下治疗

1.高频电凝切除术

适用情况:对于较小的、有蒂的乙状结肠息肉较为适用。一般来说,直径小于2厘米的有蒂息肉多可通过高频电凝切除术去除。其原理是利用高频电流产生的热效应,使息肉组织凝固、坏死、脱落。

年龄因素影响:儿童患者若符合适应证也可考虑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但要充分考虑儿童的耐受性和内镜操作的精细程度,操作需更加轻柔准确,避免对肠道造成过度损伤。对于老年患者,要评估其心肺功能等全身状况,若全身状况允许且息肉适合内镜下切除,可选择该方法,同时要注意术后观察,因为老年患者恢复相对较慢,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可能相对较高。

2.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

适用情况:适用于较大的、无蒂的乙状结肠息肉,尤其是直径大于2厘米的无蒂息肉。ESD可以将病变的黏膜完整剥离,能够对病变进行更全面的病理检查,明确病变的浸润深度等情况。

年龄与生活方式影响:不同年龄患者的肠道准备等操作要求基本一致,但老年患者可能因肠道蠕动功能相对较弱等因素,肠道准备需更加充分。对于有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吸烟、饮酒)的患者,在治疗前后要注意劝导其改善生活方式,因为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影响术后恢复,增加息肉复发等风险。

3.氩离子凝固术(APC)

适用情况:可用于治疗较小的、扁平的乙状结肠息肉,尤其适用于那些不能耐受或不适合行内镜下切除术的患者。APC是利用氩气作为传导介质,将高频电流输送到组织表面,使组织凝固坏死。

病史影响:对于有肠道基础疾病(如炎症性肠病等)的患者,在选择APC治疗时要谨慎评估,因为原发病可能影响肠道的局部环境,增加治疗相关并发症的风险,需要综合考虑原发病的控制情况等因素来决定是否采用APC治疗。

二、外科手术治疗

1.适应证

对于较大的、广基的乙状结肠息肉,内镜下治疗困难或风险较高的情况;或者息肉已经发生癌变,需要进行根治性切除的情况。例如,息肉直径较大且基底较宽,内镜下完整切除难度大,此时可能需要外科手术。

年龄与特殊人群考虑:儿童患者发生乙状结肠息肉需外科手术的情况相对较少,但如果是复杂的、有恶变倾向的息肉,手术时要充分考虑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手术方式的选择要尽量减少对儿童未来肠道功能等的影响。老年患者若身体状况较差,能耐受外科手术的情况下,对于符合手术指征的息肉,要权衡手术风险与受益,如患者心肺功能较差,手术风险较高,但息肉有恶变可能时,需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再决定是否手术。

三、术后随访

1.定期内镜检查

息肉切除后,无论采用哪种治疗方式,都需要定期进行内镜随访。一般来说,术后1年需要进行首次内镜复查,以观察肠道内是否有息肉复发等情况。

不同人群的随访差异:对于年轻患者,如果息肉是单发的良性息肉,首次复查后根据情况可适当延长复查间隔,但一般也建议3-5年再复查;而对于老年患者,尤其是有家族息肉病史等高危因素的患者,可能需要更频繁的内镜随访,因为老年患者息肉复发或恶变的风险相对较高。对于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即使已经进行了息肉治疗,也需要强化定期随访的意识,因为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息肉复发等风险,通过定期随访可以早期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乙状结肠息肉
乙状结肠息肉是指乙状结肠肠腔中存在高于周围肠黏膜凸起的隆起物。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乙状肠息肉癌变的概率大不大?
姜金波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乙状结肠息肉癌变的概率需根据息肉的类型进行判断。 如果是肿瘤性息肉,其发生癌变的概率比较大,尤其是管状腺瘤,其癌变率约为2%-19.5%。而如果是非肿瘤性息肉,癌变率比较低,基本不会发生恶变。 如果确诊为肿瘤性息肉,建议尽早采取手术治疗,将切除的病理组织送检,鉴别息肉的性质,若疑似癌变或者已经发生癌
乙状肠息肉癌变的几率是多少?
姜金波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大部分乙状结肠息肉的癌变几率在3-5%左右。 乙状结肠息肉具体的癌变几率因人而异,如果息肉的最大直径在两公分以上或者数目非常多,容易导致癌变的几率增加;并且绒毛状腺瘤的癌变几率相较于炎症性息肉高很多,需引起重视。 一旦确诊为乙状结肠息肉,应该尽早采取内镜下高频电刀、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或者其他的手术方式
乙状肠息肉癌变的几率?
朱希山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目前临床上没有准确数据统计乙状结肠息肉癌变的几率是多少,但是乙状结肠息肉不经过及时治疗癌变的几率较高。 乙状结肠息肉多是因为遗传、饮食结构不合理、结肠慢性黏膜炎症等多种病因造成的,患者大多没有临床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肠道刺激症状,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腹泻等,还会有便血、肠套叠、肠鸣音亢进等现象。 由
什么是乙状肠息肉
林森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乙状结肠息肉是结肠黏膜表面的隆起性病变。 乙状结肠息肉是指乙状结肠黏膜表面向肠腔突出的隆起性病变。其形态多样,可能呈扁平状、半球形或带蒂;类型上可分为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等。 该病成因复杂,包括遗传因素、慢性炎症刺激、不良饮食习惯等。大多数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但息肉较大或数量较多时,可能
乙状肠息肉严不严重
严苏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乙状结肠息肉严不严重需结合具体情况分析。 乙状结肠息肉包括多种类型,比如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以及腺瘤性息肉等。其中,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通常和慢性炎症刺激有关,恶变风险较低,给予手术切除后预后良好,通常不算严重。而对于腺瘤性息肉,存在较高恶变风险,可能会发展为乙状结肠癌,通常比较严重。另外,如果息
乙状肠息肉症状
李保双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乙状结肠息肉症状包括便血、腹痛、腹泻、大便习惯改变等。 1.便血 这是由于息肉表面黏膜受损,在排便过程中摩擦导致出血,通常表现为鲜红色血液附着在大便表面或便后滴血。 2.腹痛 当息肉较大或出现炎症时,可能引起腹部隐痛或不适感,疼痛位置多在左下腹。 3.腹泻 息肉刺激肠道,可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引起大便
乙状肠息肉怎么回事
严苏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乙状结肠息肉的原因一般包括家族遗传史、胆汁代谢紊乱、溃疡性结肠炎等。 1、家族遗传史 如果患者存在结直肠癌的家族遗传史,则发生乙状结肠息肉的风险相较于正常人群较高。 2、胆汁代谢紊乱 如果患者存在胆汁代谢紊乱的情况,容易生成石胆酸和脱氧胆酸,可能会刺激肠道黏膜,造成肠道组织生长失控,出现乙状结肠息肉
乙状肠息肉癌变特征
严苏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乙状结肠息肉癌变特征通常包括高度异型性、高级别的增殖活性、肿瘤浸润等。 1、高度异型性 乙状结肠息肉癌变的组织学特征包括细胞形态的异常和异型性增加。细胞的形状、大小和排列方式与正常的结肠组织有明显的差异。 2、高级别的增殖活性 癌变的乙状结肠息肉细胞一般具有增殖活性高的特点,即细胞增殖速度加快。 3
乙状肠息肉治疗方法有哪些
严苏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乙状结肠息肉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手术治疗、放射治疗等。 1、一般治疗 注意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避免抽烟、饮酒,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高脂食物等,以防止不良刺激促使息肉过度生长。 2、手术治疗 通过手术治疗将息肉组织去除,能够防止病情恶化,临床常用的手术方式有传统手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等。
乙状肠息肉怎么办
严苏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乙状结肠息肉的处理方法有一般治疗、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等。 1.一般治疗 患者平时应该注意饮食清淡,保持情绪乐观,不宜过分紧张,平时可以适当进行慢跑、游泳等运动,促进肠道蠕动,避免食物残留。 2.手术治疗 患者需要及时进行胶圈套扎术、内镜下电凝术等手术,切除结肠息肉组织,维持正常的结肠结构和功能,促进
肠息肉怎么治疗
张昊 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分为炎性息肉、腺瘤样息肉,需要根据具体的疾病类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1.炎性息肉如果是炎性息肉,患者肠道存在慢性炎症,可以遵医嘱选择药物治疗,比如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等。还可遵医嘱口服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枯草杆菌等,改善肠道功能。经过一段时间治疗肠炎得到有效控制,结肠息肉也会逐渐消失。2.腺瘤样息肉如果是腺瘤样息肉,
肠息肉术后多久能活动
张昊 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术后具体活动时间,主要取决于息肉大小以及治疗方法。小息肉主要采用APC方法,较大息肉需要采用EM2,如果息肉相对较深或是较大,需要完整切除,可能需要进行ESD治疗。1.APC方法如果是APC治疗,患者术后24小时即可下地,进行轻微活动,少量散步。2.EM2或是ESD治疗如果是进行EM2或是ESD治疗,建议患者适当延长卧床时间,建议
肠息肉术后黑便怎么回事
张昊 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术后黑便可能是陈旧性出血、新鲜出血、饮食干扰、上消化道出血等导致的。1.陈旧性出血如果患者术后很快出现黑便,量不大,可能是因为治疗过程中,有少量出血,在肠道内积聚,通过细菌对血进行分解,出现黑色粪便,即为陈旧性出血。2.新鲜出血进行结肠息肉手术,创面较大,可能需要采用金属夹进行闭合创面。如果金属夹过早脱落、出现新糜烂、术后创面有渗
乙状肠息肉是什么意思
张颖 副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乙状结肠息肉是在乙状结肠粘膜表面隆起性病变的临床诊断。病理上常将结肠息肉分为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肿瘤性息肉有恶变倾向,非肿瘤性息肉包括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等。肿瘤性息肉主要是指腺瘤性息肉,是结肠癌的癌前病变,一般建议结肠镜下切除治疗。
肠息肉手术要住院几天
王燕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肠息肉手术需要住一周左右可以出院。住院前一至两天需要抽血化验,了解是否存在出血风险。另外,排查有没有传染病,第二天或者第三天以后开始做手术,常规手术如果没有并发症,两三天以后可以顺利出院,但是如果有并发症,比如出现肠穿孔或者感染,住院时间会长,至少也要半个月左右。
乙状肠息肉是什么意思
王燕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乙状结肠息肉是指在乙状结肠部位长出了一些肉瘤样的物质,而造成这种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长期炎症刺激所造成。乙状结肠息肉一般都是良性的,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单发乙状结肠息肉一般没有太多症状,也不需要治疗。多发乙状结肠息肉需要手术切除,但乙状结肠息肉很少会发展为肠癌。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