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根除术是治疗早期前列腺癌的外科手术,有开放、腹腔镜、机器人辅助腹腔镜等途径,适用于特定早期患者,有优势也有术中、术后风险,术后需康复与随访,包括排尿、性功能康复及定期PSA检测等随访。
一、前列腺癌根除术的定义
前列腺癌根除术是一种用于治疗前列腺癌的外科手术方式,主要是将前列腺以及肿瘤组织完整切除。它适用于早期前列腺癌患者,尤其是那些身体状况能够耐受手术的患者。
二、手术的操作过程
1.途径选择
开放手术:医生会在下腹部做一个切口来暴露前列腺进行手术操作,不过这种方式创伤相对较大,术后恢复时间可能较长。
腹腔镜手术:通过在腹部打几个小孔,插入腹腔镜和手术器械进行操作,与开放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利用机器人系统来操控手术器械进行精细操作,机器人可以提供更灵活、精准的动作,尤其对于一些解剖结构复杂的情况有更好的操作优势。
2.具体切除步骤:医生会分离前列腺周围的组织,包括尿道、射精管等结构,然后将整个前列腺完整切除。
三、手术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
临床分期为T1c-T2c的前列腺癌患者,这类患者肿瘤局限在前列腺内,有通过手术切除治愈的可能。
患者的预期寿命较长,能够耐受手术带来的创伤。
2.禁忌证
全身状况差,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比如存在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肝肾功能衰竭等情况。
已经发生远处转移的前列腺癌患者,因为手术无法解决远处转移的问题。
局部晚期前列腺癌侵犯周围组织严重,手术难以完整切除的患者。
四、手术的优势与风险
1.优势
对于早期前列腺癌患者,有治愈的可能性,通过完整切除肿瘤组织,降低肿瘤复发转移的风险。
相对其他治疗方式,如放疗、内分泌治疗等,手术直接去除肿瘤病灶。
2.风险
术中风险:可能出现出血、损伤周围组织(如尿道、直肠等)的情况。例如损伤尿道可能导致术后排尿困难等问题;损伤直肠可能引起肠瘘等严重并发症。
术后风险
排尿功能障碍:术后很多患者会出现暂时性或永久性的排尿问题,如尿失禁、排尿困难等。这与手术过程中对尿道括约肌等结构的影响有关。年轻患者相对来说对排尿功能的要求更高,术后出现排尿问题可能对生活质量影响较大;老年患者可能相对耐受一些,但也会影响生活舒适度。
性功能障碍:手术可能损伤支配阴茎勃起的神经,导致患者出现勃起功能障碍。这对于有性功能需求的患者来说是一个较大的影响,不同年龄、生活方式的患者受此影响的心理和生活调整能力不同,年轻且有较强性生活需求的患者可能心理负担更重。
感染:术后有发生切口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的可能,尤其是合并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的患者,感染风险更高,因为基础疾病会影响身体的免疫和愈合能力。
五、术后康复与随访
1.术后康复
排尿功能锻炼:患者在术后需要进行排尿功能的锻炼,比如进行凯格尔运动等,帮助恢复排尿控制能力,不同年龄和身体状况的患者锻炼的坚持程度和效果可能不同,年轻患者可能更有动力坚持锻炼以尽快恢复正常排尿。
性功能康复:对于有性功能康复需求的患者,可能需要在术后根据身体恢复情况,考虑一些辅助治疗手段,如药物治疗等,但要谨慎选择,避免不恰当的干预。同时,患者的心理调适也很重要,家人的支持对于患者的康复很关键。
2.随访
术后需要定期进行随访,包括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一般术后定期检测PSA可以早期发现肿瘤复发情况。
进行直肠指检等检查来评估前列腺区域的情况,根据患者的年龄、肿瘤分期等因素制定不同的随访频率,一般早期患者可能需要更频繁的随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