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流感与乙型流感在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流行季节及特殊人群情况等方面存在差异。临床症状上甲型流感起病急、高热及全身症状重,乙型流感相对稍缓、呼吸道症状突出;实验室检查可通过核酸检测、抗原检测、病毒分离培养区分;甲型流感流行季节不固定、易变异,乙型流感主要冬春季流行、变异频率低;儿童、老年人、孕妇感染两流感后各有不同情况,儿童症状不典型易并发,老年人重症风险高,孕妇易致不良妊娠结局。
一、临床症状表现差异
甲型流感:起病较急,部分患者病情发展迅速,体温可在数小时至24小时内达到39~40℃甚至更高,伴有畏寒、寒战,多伴有头痛、肌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呼吸道症状相对较轻,如咳嗽、咽痛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儿童患者呕吐、腹泻等胃肠道表现相对更为常见。不同亚型的甲型流感临床症状可能略有差异,例如H1N1亚型流感相对更易引起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乙型流感:起病一般比甲型流感相对稍缓,体温通常也可升高,但一般不如甲型流感那么急剧和高热,全身症状相对甲型流感稍轻,呼吸道症状相对更为突出,如鼻塞、流涕等症状可能较甲型流感更为明显,胃肠道症状相对甲型流感相对少见。
二、实验室检查区别
病毒核酸检测:采用实时荧光RT-PCR等方法检测呼吸道标本中的流感病毒核酸。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的核酸序列不同,通过特异性的引物和探针可以区分是甲型还是乙型流感病毒。例如,针对甲型流感病毒特异的核酸序列设计的引物和探针能扩增出甲型流感病毒的核酸片段,而针对乙型流感病毒特异核酸序列设计的引物和探针能扩增出乙型流感病毒的核酸片段。
病毒抗原检测:快速抗原检测试剂盒可用于检测流感病毒抗原。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的抗原不同,通过试剂盒的检测原理,能够区分是甲型还是乙型流感。例如,不同的抗体能够分别与甲型或乙型流感病毒的抗原特异性结合,从而显示不同的检测结果来区分是甲型还是乙型流感。
病毒分离培养:将呼吸道标本接种到敏感细胞中进行病毒分离培养,然后通过血清学等方法鉴定病毒亚型,可明确区分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但病毒分离培养耗时较长,一般需要数天至一周左右才能得出结果。
三、流行季节特点
甲型流感:在人群中流行较为常见,可呈季节性流行,在全球范围内均可发生流行,流行季节相对不固定,可在冬春季等多个季节发生较大规模的流行,且甲型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新的亚型出现可能引起较大范围的暴发甚至大流行。
乙型流感:也可引起季节性流行,一般主要在冬春季等季节相对更易集中流行,相对甲型流感而言,其变异频率相对较低,通常引起局部地区的流行或小范围的暴发。
特殊人群情况
儿童:儿童感染甲型或乙型流感时,症状表现可能不太典型,而且儿童的免疫系统相对较弱,感染后更易出现并发症。例如,儿童感染甲型流感时,出现高热惊厥等神经系统并发症的风险相对较高;儿童感染乙型流感时,虽然全身症状相对可能稍轻,但也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因为儿童的呼吸道等器官发育尚未完善,病情变化可能较快。
老年人:老年人机体功能衰退,感染甲型或乙型流感后,发生重症的风险较高。老年人感染甲型流感时,更易并发肺炎、心血管疾病加重等情况;感染乙型流感时,也可能出现病情迁延不愈,导致心肺功能进一步恶化等问题。老年人感染后应更加注重密切监测体温、呼吸等生命体征,一旦出现异常需及时就医。
孕妇:孕妇感染甲型或乙型流感后,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增加,如早产、胎儿宫内窘迫等。孕妇感染流感病毒后,病情发展可能相对较快,需要更加谨慎对待,及时就医评估病情并采取相应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