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过敏的发生受内在和外在因素影响。内在因素包括遗传使部分人易过敏、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或失衡;外在因素有接触性过敏原(植物、动物、化学性)、食入性过敏原(食物及添加剂)、吸入性过敏原(室内尘螨、霉菌,室外花粉)。
一、内在因素
(一)遗传因素
某些人群由于遗传原因,体内存在特定的基因变异,使得他们更容易发生皮肤过敏。例如,有过敏家族史的人群,其亲属中有人患有过敏性鼻炎、哮喘或皮肤过敏等疾病,那么个体发生皮肤过敏的概率相对较高。这是因为基因决定了免疫系统的特性和皮肤的屏障功能等,遗传因素使个体的免疫系统更易对一些外界物质产生过度反应。
(二)免疫系统状态
1.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婴幼儿时期,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对外界物质的识别和应对能力较弱,更容易受到过敏原的刺激而引发皮肤过敏。比如,婴儿可能对牛奶中的蛋白质、某些花粉等产生过敏反应,出现湿疹等皮肤过敏表现。
2.免疫系统失衡:成年人如果长期处于压力过大、睡眠不足、营养不良等状态,可能导致免疫系统失衡,使免疫系统更容易对原本无害的物质产生过度的免疫应答,从而引发皮肤过敏。例如,长期精神紧张的人,其体内的激素水平和免疫调节机制可能发生变化,当接触到过敏原时,就容易出现皮肤过敏症状。
二、外在因素
(一)接触性过敏原
1.植物性过敏原:某些植物的花粉、叶、茎等可能引起皮肤过敏。例如,豚草花粉是常见的引起呼吸道和皮肤过敏的过敏原,在花粉传播季节,接触豚草花粉后,一些人会出现皮肤瘙痒、红斑等过敏症状;某些植物的汁液,如漆树的汁液,接触后可能导致接触性皮炎,出现皮肤红肿、起疱等严重过敏反应。
2.动物性过敏原:昆虫叮咬是常见的动物性过敏原引发皮肤过敏的情况,如蚊虫叮咬后,一些人会出现局部红肿、瘙痒的过敏反应;动物的毛发皮屑也是过敏原之一,对宠物毛发皮屑过敏的人群接触宠物后,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皮疹等症状。
3.化学性过敏原: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化学物质可引起皮肤过敏。例如,化妆品中的某些香料、防腐剂、重金属等成分,可能导致接触性皮炎,出现面部皮肤红肿、瘙痒、脱屑等症状;洗涤剂中的化学成分,如洗衣粉中的某些表面活性剂,如果直接接触皮肤,可能引起手部皮肤过敏;橡胶制品中的某些添加剂,接触后可能导致接触部位皮肤过敏。
(二)食入性过敏原
1.食物类过敏原:常见的引起皮肤过敏的食物有牛奶(其中的酪蛋白等蛋白质)、鸡蛋(卵清蛋白等)、鱼虾等海鲜类(其中的特定蛋白质)、坚果类(如花生、核桃等)、豆类等。例如,对牛奶过敏的人饮用牛奶后,可能出现皮肤红斑、瘙痒、胃肠道不适等过敏症状;对鱼虾过敏的人食用后可能出现皮肤风团、瘙痒甚至呼吸困难等严重过敏反应(这种情况相对较少,但需重视)。
2.食品添加剂:一些食品添加剂也可能成为过敏原,如亚硫酸盐常用于一些食品的防腐和漂白,有些人食用含有亚硫酸盐的食品后可能出现皮肤过敏症状,表现为皮肤瘙痒、红斑等。
(三)吸入性过敏原
1.室内吸入性过敏原:室内的尘螨是常见的吸入性过敏原,尘螨的排泄物、尸体等被人体吸入后,可能引起过敏性鼻炎、哮喘以及皮肤过敏等。尘螨在潮湿、温暖的环境中容易滋生,所以室内湿度控制不当等情况会增加尘螨引发过敏的风险;室内的霉菌也是吸入性过敏原,在潮湿的房间、卫生间等地方容易滋生霉菌,接触霉菌相关物质后可能导致皮肤过敏。
2.室外吸入性过敏原:花粉是室外常见的吸入性过敏原,不同季节有不同的花粉过敏原,春季的杨树、柳树花粉,秋季的蒿草花粉等,人们吸入花粉后可能出现皮肤过敏症状,如皮肤瘙痒、红斑、风团等,同时可能伴有呼吸道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