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疫苗接种的相关注意事项,包括接种前要进行健康状况评估、了解疫苗信息;接种时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接种操作;接种后要留观、做好局部护理、观察全身反应;不同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孕妇还有各自的特殊注意事项。即围绕流感疫苗接种前、接种时、接种后及不同人群的特殊注意事项展开阐述。
一、接种前注意事项
(一)健康状况评估
1.一般人群:若处于感冒、发热等急性疾病期,应暂缓接种流感疫苗,待康复后再进行接种。因为此时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接种疫苗可能影响免疫应答效果,还可能加重身体不适症状。例如,研究表明在急性感染期接种流感疫苗,抗体产生水平可能降低。
2.特殊人群
过敏体质者:对鸡蛋或疫苗中其他成分过敏者禁止接种流感疫苗。如曾因接种流感疫苗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等,绝对不能再次接种。因为过敏体质者接种后发生严重过敏事件的风险较高。
慢性疾病患者:患有慢性疾病(如哮喘、糖尿病、心脏病等)处于稳定期的患者可以接种,但需在病情稳定时进行。例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空腹血糖一般建议控制在7.8mmol/L以下等合适范围)时接种流感疫苗相对安全,但若血糖波动较大,接种后可能影响疫苗效果及自身病情控制。
(二)了解疫苗相关信息
1.要清楚所接种的流感疫苗的类型,如是三价流感疫苗还是四价流感疫苗等,不同类型的疫苗覆盖的流感病毒亚型有所不同。了解疫苗的生产厂家等基本信息,确保接种的是正规渠道的疫苗。
二、接种时注意事项
(一)接种部位与操作配合
1.接种部位通常为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注射。接种时要配合医护人员,保持安静,暴露接种部位,按照医护人员的要求采取合适的姿势,以便顺利完成接种操作。
三、接种后注意事项
(一)留观要求
1.接种后需在接种场所留观30分钟。留观期间要密切观察自身情况,如是否出现发热、皮疹、头晕、恶心等不适症状。因为少数人可能在接种后短时间内出现不良反应,通过留观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
(二)局部护理
1.接种部位要保持清洁干燥,24小时内尽量不要洗澡,避免接种部位沾水引起感染。但可以正常进行日常的轻微活动,不过要避免剧烈运动等,防止因身体过度劳累影响身体恢复及疫苗效果。
(三)全身反应观察与应对
1.一般反应:接种后可能出现低热(体温一般不超过38.5℃)、乏力等情况,通常12天可自行缓解,在此期间要注意休息,多喝温水,补充身体水分,促进新陈代谢。
2.严重反应:若出现高热(体温超过38.5℃持续不退)、严重皮疹、呼吸困难等严重不适症状,应立即告知医护人员,进行相应的医疗处理。
四、不同人群的特殊注意事项
(一)儿童
1.儿童接种流感疫苗后,家长要更加密切观察其反应。由于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对疫苗反应的表现可能与成人不同。要注意儿童的精神状态、饮食情况等。如果儿童出现哭闹不止、持续高热等异常情况,要及时就医。同时,儿童接种流感疫苗时,要由家长或监护人陪同,确保接种过程顺利及后续观察到位。
(二)老年人
1.老年人接种流感疫苗后,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因为老年人身体机能相对衰退,免疫力较弱,着凉可能诱发其他疾病。同时,要继续关注自身慢性疾病的控制情况,如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接种后要观察血压、心率等指标的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三)孕妇
1.孕妇接种流感疫苗需谨慎评估。一般来说,孕妇在流感高发季节可以接种流感疫苗,尤其是中晚期孕妇。接种后要密切观察自身反应,因为孕妇的身体状况特殊,任何不适都可能对胎儿产生影响。如果出现不适,要及时向医生说明自身孕妇身份,以便医生进行针对性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