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肠梗阻有多种症状表现,包括呕吐(高位肠梗阻呕吐早且频繁,可含胆汁,低位肠梗阻呕吐晚,呕吐物可呈粪样,严重时可致脱水等,呕吐物为血性或咖啡样需立即就医)、腹胀(高位肠梗阻腹胀可不明显,低位或麻痹性肠梗阻腹胀显著,会影响呼吸和进食,腹胀持续加重或伴呼吸困难需及时就诊)、排便异常(可能胎便排出延迟或不排,完全性肠梗阻多无正常排便,部分性肠梗阻后会排便停止,肠套叠可出现果酱样便,有相关家族史更要关注)、哭闹不安(因腹痛等不适持续哭闹,难安抚,结合其他症状判断,持续不缓解需就医)以及全身症状(病情重时可出现精神萎靡等,严重可致休克,免疫力低下新生儿更易出现且进展快,精神差、体温异常需立即送医)。
一、呕吐
新生儿肠梗阻时,呕吐是较为常见的症状。高位肠梗阻时,呕吐出现早且频繁,吐出物为胃内容物、乳汁,严重时可含有胆汁。这是因为梗阻部位较高,胃肠道内容物无法顺利通过,逆蠕动导致呕吐。低位肠梗阻时,呕吐出现较晚,呕吐物可呈粪样,这是由于肠管扩张,肠腔内细菌分解产生的物质反流所致。呕吐严重时可能导致新生儿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对于早产儿或低体重儿,呕吐可能更为明显且难以耐受,更容易出现脱水和营养摄入不足的问题。家长需要密切观察呕吐的频率、量及呕吐物的性质,若发现呕吐物为血性或咖啡样物质,应立即就医。
二、腹胀
腹胀也是新生儿肠梗阻的重要表现。高位肠梗阻腹胀可不明显,但低位肠梗阻或麻痹性肠梗阻时,腹胀较为显著。全腹膨隆,有时可见肠型及蠕动波。这是因为肠道梗阻,肠内容物积聚,气体和液体无法正常排出,导致肠管扩张。腹胀会使新生儿感到不适,影响呼吸和进食。对于有腹部手术史的新生儿,腹胀可能提示肠粘连引起的肠梗阻。过度腹胀还可能压迫膈肌,影响呼吸功能,尤其是对于呼吸功能尚未发育完善的早产儿,可能导致呼吸急促、发绀等情况。家长可以通过观察新生儿腹部的外形、测量腹围等方式来判断腹胀的程度,若腹胀持续加重或伴有呼吸困难,应及时就诊。
三、排便异常
正常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会排出胎便,若肠梗阻存在,可能出现胎便排出延迟或不排胎便的情况。完全性肠梗阻时,新生儿多无正常排便,仅排出少量黏液样物,这是肠管分泌的液体。部分性肠梗阻时,可能有少量稀便排出,但之后也会出现排便停止。如果是肠套叠引起的肠梗阻,可能会出现果酱样便,这是由于肠管缺血、坏死,血液与肠内容物混合所致。对于有先天性肠道畸形家族史的新生儿,更应关注排便情况。家长要仔细观察新生儿的排便次数、性状和颜色,一旦发现排便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
四、哭闹不安
新生儿无法用语言表达不适,哭闹不安是他们表达身体不适的常见方式。肠梗阻导致的腹痛、腹胀、呕吐等不适会使新生儿持续哭闹,难以安抚。这种哭闹通常较为剧烈,与一般的饥饿或尿布潮湿引起的哭闹不同。长时间的哭闹会消耗新生儿的体力,影响其生长发育。对于容易激惹的新生儿,哭闹可能会更频繁、更剧烈。家长需要耐心安抚新生儿,同时结合其他症状判断是否存在肠梗阻。若哭闹持续不缓解或伴有上述呕吐、腹胀、排便异常等症状,应及时带新生儿就医。
五、全身症状
病情较重的新生儿肠梗阻还可能出现全身症状。如精神萎靡、嗜睡、体温不升或发热等。这是由于肠梗阻导致肠管缺血、坏死,毒素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引起全身感染和中毒症状。感染严重时可导致休克,表现为皮肤苍白、四肢发凉、尿量减少等。对于免疫力低下的新生儿,如早产儿、患有先天性疾病的新生儿,更容易出现全身症状,且病情进展可能更快。家长要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精神状态、体温等情况,若发现新生儿精神差、体温异常,应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