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做雾化有好处,雾化治疗原理是将药物制成微粒吸入呼吸道肺部,常用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具局部药物浓度高、起效快、适用人群广等优势,儿童、老年人及合并其他疾病患者雾化需注意相应事项,能缓解症状、控制病情,需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药物、掌握方法及关注个体差异以保证安全有效。
一、雾化治疗的原理及适用药物
雾化治疗是将药物制成微小的雾滴或微粒,使其悬浮于气体中,通过吸入的方式进入呼吸道和肺部,从而达到局部治疗的作用。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常用的雾化药物有以下几类:
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等。沙丁胺醇能选择性激动支气管平滑肌的β受体,引起支气管扩张,缓解喘息症状。研究表明,使用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可显著改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气道痉挛情况,提高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等肺功能指标。异丙托溴铵是一种抗胆碱能药物,通过阻断支气管平滑肌上的M受体,抑制迷走神经兴奋引起的支气管收缩,其起效相对较慢,但持续时间较长,与沙丁胺醇联合雾化吸入可产生协同作用,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
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等。布地奈德是一种吸入用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能减轻气道炎症反应,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多项临床研究证实,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可有效减轻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的气道炎症,减少黏液分泌,缓解咳嗽、喘息等症状。对于慢性持续期的患者,长期小剂量布地奈德雾化吸入也有助于控制病情,减少急性发作的频率。
二、雾化治疗的优势
局部药物浓度高:药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局部,在肺部达到较高的药物浓度,而全身不良反应相对较少。相比口服或静脉给药,雾化治疗避免了药物经过胃肠道或血液循环时的大量代谢和分布,能更精准地发挥治疗作用,尤其适合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
起效较快:药物通过吸入直接到达病变部位,能迅速发挥作用,缓解患者的呼吸困难等症状。例如,使用支气管扩张剂雾化后,一般几分钟内就能看到症状的改善,对于缓解急性发作期患者的喘息症状效果显著。
适用人群较广:对于儿童、老年人等口服药物困难或静脉给药有风险的人群,雾化治疗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给药方式。儿童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通过面罩吸入雾化药物,操作相对简单,易于配合;老年人吞咽功能可能减退,口服药物易出现呛咳等情况,雾化治疗则可避免这些问题。
三、雾化治疗的注意事项及特殊人群考虑
儿童患者:儿童慢性支气管炎进行雾化治疗时,需选择合适的雾化装置和面罩,确保患儿能良好配合吸入。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使用频率,严格遵循医嘱。同时,雾化后应及时清洁面部和口腔,避免药物残留引起局部刺激或全身吸收过多。例如,年龄较小的患儿在雾化时可能会哭闹,家长应在其平静或睡眠时进行操作,以保证雾化效果。
老年人患者:老年人可能存在心肺功能减退等情况,在雾化治疗时要密切观察其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变化。选择合适的体位,一般建议采取坐位或半卧位,以利于药物的吸入和分布。对于有痰多且黏稠的老年人,雾化治疗后可适当进行拍背等操作,帮助痰液排出,但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引起患者不适。
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若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合并有心血管疾病等,使用某些雾化药物时需谨慎。例如,沙丁胺醇可能会引起心悸等心血管方面的不良反应,对于合并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应在医生的严密监测下使用。同时,要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确保雾化治疗的安全性。
总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雾化治疗是有好处的,能有效缓解症状、控制病情,但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药物、掌握正确的雾化方法,并关注特殊人群的个体差异,以确保雾化治疗的安全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