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的检查包括影像学、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影像学检查中腹部X线平片可用于诊断,能显示气液平面等判断部位;腹部CT能更清晰显示肠道情况及血运,助于复杂肠梗阻诊断。超声检查可辅助诊断部分肠梗阻,有优势但也有局限。实验室检查中血常规可反映绞窄性肠梗阻炎症情况,不同年龄表现有差异;血生化检查可发现电解质紊乱及了解肝肾功能。其他检查中结肠镜可明确部分肠梗阻原因,但对完全性肠梗阻有限制。
一、影像学检查
1.腹部X线平片:是诊断肠梗阻常用的检查方法。一般在肠梗阻发生4-6小时后,腹部X线平片可显示出肠腔内气体,可见多个气液平面及胀气肠袢。通过观察气液平面的形态、数量等情况,有助于判断肠梗阻的部位是高位还是低位等。例如,高位肠梗阻时,扩张的肠袢多在中上腹部,气液平面数量相对较少;低位肠梗阻时,扩张的肠袢分布在全腹部,气液平面数量较多。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腹部X线平片的表现可能会有一定差异,儿童由于骨骼发育等因素,影像表现可能相对成人更具特点,但总体原理是相似的。
2.腹部CT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肠道的情况,对于一些复杂的肠梗阻,如肠道肿瘤、肠套叠等引起的肠梗阻,腹部CT可以明确梗阻的部位、原因以及肠道周围的情况。它可以发现X线平片不易察觉的病变,如肠道的占位性病变等。在老年患者中,腹部CT对于诊断肠梗阻也有重要价值,因为老年患者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腹部CT能更全面地评估病情。同时,CT检查还可以评估肠道血运情况,对于判断是否存在绞窄性肠梗阻有重要意义。如果肠壁出现增厚、强化不均等情况,提示可能存在肠绞窄。
二、超声检查
1.腹部超声:对于部分肠梗阻可以起到辅助诊断的作用。在超声下可以观察到肠管扩张、肠腔内的液体及气体情况,还可以发现肠套叠等情况。例如,在儿童肠套叠中,超声是一种常用的检查方法,可发现肠管呈“同心圆”或“靶环”样改变。对于一些肥胖患者,X线平片可能受到肠道气体等因素影响,超声检查相对更易进行,而且超声检查无辐射,对于一些需要多次检查的患者更为合适。但超声检查也有一定局限性,对于一些位置较深或气体干扰严重的部位,可能观察不清晰。
三、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肠梗阻患者如果出现绞窄性肠梗阻时,血常规可表现为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这是因为肠管缺血、坏死等导致炎症反应,引起白细胞的应激性升高。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血常规的正常参考范围略有不同,儿童的白细胞计数正常范围相对成人较高,但当出现感染等情况时,变化规律与成人相似。老年患者由于机体的应激反应可能不如年轻人强烈,所以白细胞计数升高可能不明显,但仍可通过中性粒细胞比例等指标来判断炎症情况。
2.血生化检查:包括电解质、肝肾功能等检查。肠梗阻患者由于呕吐、禁食等原因,容易出现电解质紊乱,如低钾、低钠等。通过血生化检查可以及时发现电解质的异常情况,以便进行纠正。同时,血生化检查还可以了解患者的肝肾功能情况,对于一些存在基础肝肾功能疾病的患者尤为重要。例如,老年患者可能本身存在肝肾功能减退,肠梗阻时更容易出现肝肾功能的进一步异常,通过血生化检查可以早期发现并采取相应措施。
四、其他检查
1.结肠镜检查:对于部分由肠道肿瘤、炎症等引起的肠梗阻,结肠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肠道内的情况,明确梗阻的原因。例如,对于肠道肿瘤导致的肠梗阻,结肠镜可以发现肿瘤的部位、大小等情况,并且可以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肿瘤的性质。但对于完全性肠梗阻患者,结肠镜检查可能会受到一定限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谨慎选择。在儿童中,结肠镜检查相对较少使用,除非有明确的适应证,并且要充分考虑儿童的耐受性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