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主动脉瘤治疗包括手术治疗、随访观察和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有开放手术(需较大切口、对全身状况要求高,女性及长期吸烟患者需注意相关事项)和腔内修复术(微创、创伤小恢复快,对血管条件有要求,老年、年轻及女性患者需考虑相关特点,糖尿病患者术前需控血糖);瘤体小、生长慢且无症状者可随访观察,定期做影像学检查,老年、女性及高血压患者需注意相关情况;药物治疗辅助控制相关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儿童腹主动脉瘤一般不首先药物治疗。
一、手术治疗
1.开放手术
对于符合手术指征的腹主动脉瘤患者,开放手术是一种传统的治疗方式。其原理是切除病变的腹主动脉瘤,然后用人工血管进行置换。该手术需要较大的切口,对患者的创伤相对较大,但对于一些解剖结构相对简单、适合开放手术的患者是有效的治疗手段。在老年患者中,需要充分评估其心肺功能等全身状况,因为开放手术对患者全身状况的要求较高,若患者心肺功能较差,可能会增加手术风险。对于女性患者,由于其盆腔解剖结构与男性有所不同,手术操作需要更加精细,避免损伤周围的盆腔脏器。有长期吸烟史的患者,术前需要严格戒烟,因为吸烟会影响血管的修复和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如切口愈合不良等。
2.腔内修复术
这是一种微创的治疗方法,通过血管介入的方式,将带覆膜的支架植入腹主动脉瘤部位,隔绝动脉瘤腔,阻止动脉瘤进一步扩大和破裂。与开放手术相比,腔内修复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但该手术对患者的血管条件有一定要求,需要动脉瘤近端有足够长度的正常动脉以放置支架。对于老年患者,若其血管迂曲等情况不严重,适合腔内修复术;而对于年轻患者,在选择治疗方式时,也会考虑到腔内修复术的长期效果,因为年轻患者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血管维持功能。女性患者若血管条件适合,也可以考虑腔内修复术,但需要注意女性盆腔血管的解剖特点对支架放置的影响。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在术前需要严格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会影响血管内皮的修复,增加术后发生血管并发症的风险,如支架内血栓形成等。
二、随访观察
1.适用情况
对于一些瘤体较小、生长缓慢且无明显症状的腹主动脉瘤患者,可以采取随访观察的方式。一般建议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血管造影(CTA)等,监测动脉瘤的大小变化。例如,对于直径小于5厘米且生长速度较慢的腹主动脉瘤患者,可每6-12个月进行一次影像学检查。在随访过程中,老年患者需要更加密切地关注自身身体状况,因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下降,动脉瘤破裂的风险可能会逐渐增加。女性患者在随访时也需要注意自身是否有异常的腹部不适等症状。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在随访期间要严格控制血压,因为高血压是导致腹主动脉瘤破裂的重要危险因素,将血压控制在合适范围(如收缩压<130mmHg)有助于降低动脉瘤破裂的风险。
三、药物治疗
1.辅助控制相关因素
药物治疗主要是用于辅助控制一些与腹主动脉瘤相关的危险因素。例如,对于高血压患者,需要使用降压药物来控制血压,常用的降压药物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钙通道阻滞剂等。通过将血压控制在合理水平,可以减少血流对动脉瘤壁的冲击,延缓动脉瘤的生长速度。对于高脂血症患者,可能需要使用降脂药物,如他汀类药物,以降低血脂水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因为动脉粥样硬化是腹主动脉瘤形成的重要病因之一。但药物治疗不能从根本上治愈腹主动脉瘤,只是起到辅助控制危险因素的作用。在儿童患者中,一般不首先考虑药物治疗腹主动脉瘤,因为儿童腹主动脉瘤相对罕见,多为先天性因素引起,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或根据具体病情评估是否需要干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