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最常见的并发症有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肺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阻塞性肺气肿由气道炎症致气道狭窄阻塞等发展而来,不同人群表现各异;支气管肺炎因气道防御功能下降致病原体侵入下呼吸道引发,不同人群表现不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因肺部通气换气障碍致缺氧等进而肺动脉高压右心负荷加重发展而来,不同人群表现有别。
一、阻塞性肺气肿
1.发病机制:慢性支气管炎时,气道炎症导致气道狭窄、阻塞,细支气管和肺泡残气量增加,肺泡壁弹性减退,最终发展为阻塞性肺气肿。长期的炎症刺激使气道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进一步加重气道梗阻,影响气体交换。
2.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及表现
儿童:儿童慢性支气管炎相对少见,但如果发生,发展为阻塞性肺气肿的机制类似。儿童可能出现呼吸急促、活动耐力下降,由于儿童胸廓弹性较好,早期可能表现为胸廓前后径增大等桶状胸表现相对不典型,但随着病情进展,会影响肺功能,导致运动能力受限,影响生长发育,因为长期缺氧会影响机体的代谢和营养状况。
成年人:成年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发展为阻塞性肺气肿后,在静息时可能无明显症状,但活动后气促明显加重,随着病情进一步进展,在静息状态下也会感到气短,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如穿衣、洗漱等简单活动都可能导致气喘。
老年人:老年人本身肺功能就有一定程度的减退,慢性支气管炎并发阻塞性肺气肿后,肺功能进一步恶化,更容易出现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同时,老年人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冠心病等,肺气肿会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导致肺源性心脏病等并发症。
二、支气管肺炎
1.发病机制: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气道防御功能下降,细菌等病原体容易侵入下呼吸道引发感染,进而导致支气管肺炎。炎症蔓延至支气管周围的肺组织,引起肺泡炎症、渗出等。
2.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及表现
儿童: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慢性支气管炎并发支气管肺炎时,起病较急,可能出现高热、咳嗽加剧、咳痰增多,可伴有呼吸急促、鼻翼扇动、三凹征等表现。由于儿童支气管较细,容易被痰液阻塞,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可能出现呼吸衰竭等危急情况。
成年人:成年人发病时可能有发热、咳嗽、咳痰加重,痰液可变为脓性,伴有胸痛等症状。如果感染未能及时控制,可能出现病情反复,影响肺功能恢复。
老年人:老年人反应相对迟钝,发热可能不明显,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增多,气促加重,容易被原有的慢性支气管炎症状掩盖,导致病情延误,增加治疗难度,且老年人容易出现并发症,如感染性休克等。
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1.发病机制:慢性支气管炎反复发作引起肺部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导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肺动脉高压形成,右心负荷加重,最终发展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长期的缺氧使肺血管收缩、重构,肺循环阻力增加,右心室代偿性肥厚,进而右心衰竭。
2.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及表现
儿童:儿童慢性支气管炎并发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较为罕见,但如果发生,会严重影响心脏和肺部功能,导致生长发育严重受限,出现活动后心悸、气促,口唇、甲床发绀等表现,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心脏和肺部的代偿能力相对较弱,病情进展可能更为迅速。
成年人:成年人发病后,早期可能在活动后出现心悸、气短,随着病情进展,静息时也会出现呼吸困难、水肿(主要是下肢水肿)等表现,心脏听诊可闻及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等右心受累的体征,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劳动力。
老年人:老年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情往往较重,并发症多,如心律失常、消化道出血等。由于老年人多器官功能衰退,心功能不全时更容易出现全身脏器的淤血,如肝淤血导致肝大、肝功能异常,胃肠道淤血导致食欲不振、腹胀等,严重威胁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