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状结肠息肉症状

来源:民福康

乙状结肠息肉常见症状有便血(血液与粪便混合,长期少量出血可致贫血)、大便习惯改变(便秘或腹泻交替)、腹痛(左下腹间歇性隐痛或胀痛)、黏液便(大便带不同量和性状黏液);特殊情况症状包括息肉较大或多发可引起肠梗阻,息肉恶变会有全身症状且原有症状加重;不同人群需特别关注,老年人症状感知不敏感且恶变可能性高,应及时就医并考虑身体耐受性选检查治疗方法;儿童虽发病少,但出现相关症状不能忽视,治疗需谨慎;孕妇身体特殊,出现症状要告知医生怀孕情况以选合适检查方法;有家族病史者患息肉风险高,应定期体检并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一、常见症状

1.便血:这是乙状结肠息肉较为常见的症状之一。息肉表面的黏膜比较脆弱,在粪便通过时容易受到摩擦,导致黏膜破损出血。血液通常与粪便混合,颜色可能为鲜红色或暗红色。出血量一般较少,但长期少量出血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贫血症状,如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对于老年人和本身就有贫血倾向的人群,便血导致的贫血可能会加重原有病情,影响身体健康。

2.大便习惯改变:患者可能出现便秘或腹泻,或者两者交替出现。便秘是因为息肉可能阻塞肠道,影响粪便的正常通过;而腹泻则可能是由于息肉刺激肠道,导致肠道蠕动加快。这种大便习惯的改变对于生活质量会有较大影响,尤其是对于工作繁忙、生活节奏快的人群,频繁的腹泻或便秘可能会干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3.腹痛:部分患者会感到腹部隐痛或胀痛,疼痛程度不一。疼痛位置多在左下腹,因为乙状结肠位于左下腹。疼痛通常是间歇性的,在排便或休息后可能会有所缓解。对于患有其他腹部疾病的患者,腹痛症状可能会被混淆,从而延误乙状结肠息肉的诊断。

4.黏液便:肠道受到息肉的刺激,会分泌更多的黏液,导致大便中带有黏液。黏液的量和性状可能会有所不同,有时可能只是少量的透明黏液,有时则可能是大量的白色或黄色黏液。黏液便可能会让患者感到不适,同时也可能影响对病情的判断。

二、特殊情况症状

1.息肉较大或多发:如果息肉体积较大或数量较多,可能会引起肠梗阻。患者会出现严重的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这是一种较为紧急的情况,需要及时就医治疗。对于儿童和老年人,肠梗阻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并发症,如肠道坏死、感染性休克等。

2.息肉恶变:当乙状结肠息肉发生恶变时,除了上述症状加重外,还可能出现体重下降、食欲不振、乏力等全身症状。对于有家族性息肉病遗传史的人群,息肉恶变的风险相对较高,更需要密切关注这些症状的出现。

三、温馨提示

1.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对症状的感知可能不敏感。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因为老年人的乙状结肠息肉恶变的可能性相对较高。同时,老年人在接受检查和治疗时,可能需要考虑身体的耐受性,选择更合适的检查和治疗方法。

2.儿童:儿童出现乙状结肠息肉相对较少,但如果出现便血、腹痛等症状,也不能忽视。儿童在检查和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恐惧而不配合,家长需要给予更多的安抚和陪伴。此外,儿童的肠道较为娇嫩,在治疗时需要更加谨慎,避免对肠道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3.孕妇:孕妇由于身体处于特殊时期,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和子宫增大可能会影响肠道功能,导致一些类似乙状结肠息肉的症状出现。如果孕妇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自己的怀孕情况,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避免对胎儿造成影响。

4.有家族病史者:有家族性息肉病遗传史的人群,患乙状结肠息肉的风险较高。这类人群应定期进行体检,尤其是结肠镜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息肉并进行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降低息肉发生和恶变的风险。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乙状结肠息肉
乙状结肠息肉是指乙状结肠肠腔中存在高于周围肠黏膜凸起的隆起物。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乙状结肠息肉癌变的概率大不大?
姜金波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乙状结肠息肉癌变的概率需根据息肉的类型进行判断。 如果是肿瘤性息肉,其发生癌变的概率比较大,尤其是管状腺瘤,其癌变率约为2%-19.5%。而如果是非肿瘤性息肉,癌变率比较低,基本不会发生恶变。 如果确诊为肿瘤性息肉,建议尽早采取手术治疗,将切除的病理组织送检,鉴别息肉的性质,若疑似癌变或者已经发生癌
乙状结肠息肉癌变的几率是多少?
姜金波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大部分乙状结肠息肉的癌变几率在3-5%左右。 乙状结肠息肉具体的癌变几率因人而异,如果息肉的最大直径在两公分以上或者数目非常多,容易导致癌变的几率增加;并且绒毛状腺瘤的癌变几率相较于炎症性息肉高很多,需引起重视。 一旦确诊为乙状结肠息肉,应该尽早采取内镜下高频电刀、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或者其他的手术方式
乙状结肠息肉癌变的几率?
朱希山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目前临床上没有准确数据统计乙状结肠息肉癌变的几率是多少,但是乙状结肠息肉不经过及时治疗癌变的几率较高。 乙状结肠息肉多是因为遗传、饮食结构不合理、结肠慢性黏膜炎症等多种病因造成的,患者大多没有临床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肠道刺激症状,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腹泻等,还会有便血、肠套叠、肠鸣音亢进等现象。 由
什么是乙状结肠息肉
林森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乙状结肠息肉是结肠黏膜表面的隆起性病变。 乙状结肠息肉是指乙状结肠黏膜表面向肠腔突出的隆起性病变。其形态多样,可能呈扁平状、半球形或带蒂;类型上可分为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等。 该病成因复杂,包括遗传因素、慢性炎症刺激、不良饮食习惯等。大多数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但息肉较大或数量较多时,可能
乙状结肠息肉严不严重
严苏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乙状结肠息肉严不严重需结合具体情况分析。 乙状结肠息肉包括多种类型,比如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以及腺瘤性息肉等。其中,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通常和慢性炎症刺激有关,恶变风险较低,给予手术切除后预后良好,通常不算严重。而对于腺瘤性息肉,存在较高恶变风险,可能会发展为乙状结肠癌,通常比较严重。另外,如果息
乙状结肠息肉症状
李保双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乙状结肠息肉症状包括便血、腹痛、腹泻、大便习惯改变等。 1.便血 这是由于息肉表面黏膜受损,在排便过程中摩擦导致出血,通常表现为鲜红色血液附着在大便表面或便后滴血。 2.腹痛 当息肉较大或出现炎症时,可能引起腹部隐痛或不适感,疼痛位置多在左下腹。 3.腹泻 息肉刺激肠道,可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引起大便
乙状结肠息肉怎么回事
严苏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乙状结肠息肉的原因一般包括家族遗传史、胆汁代谢紊乱、溃疡性结肠炎等。 1、家族遗传史 如果患者存在结直肠癌的家族遗传史,则发生乙状结肠息肉的风险相较于正常人群较高。 2、胆汁代谢紊乱 如果患者存在胆汁代谢紊乱的情况,容易生成石胆酸和脱氧胆酸,可能会刺激肠道黏膜,造成肠道组织生长失控,出现乙状结肠息肉
乙状结肠息肉癌变特征
严苏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乙状结肠息肉癌变特征通常包括高度异型性、高级别的增殖活性、肿瘤浸润等。 1、高度异型性 乙状结肠息肉癌变的组织学特征包括细胞形态的异常和异型性增加。细胞的形状、大小和排列方式与正常的结肠组织有明显的差异。 2、高级别的增殖活性 癌变的乙状结肠息肉细胞一般具有增殖活性高的特点,即细胞增殖速度加快。 3
乙状结肠息肉治疗方法有哪些
严苏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乙状结肠息肉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手术治疗、放射治疗等。 1、一般治疗 注意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避免抽烟、饮酒,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高脂食物等,以防止不良刺激促使息肉过度生长。 2、手术治疗 通过手术治疗将息肉组织去除,能够防止病情恶化,临床常用的手术方式有传统手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等。
乙状结肠息肉怎么办
严苏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乙状结肠息肉的处理方法有一般治疗、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等。 1.一般治疗 患者平时应该注意饮食清淡,保持情绪乐观,不宜过分紧张,平时可以适当进行慢跑、游泳等运动,促进肠道蠕动,避免食物残留。 2.手术治疗 患者需要及时进行胶圈套扎术、内镜下电凝术等手术,切除结肠息肉组织,维持正常的结肠结构和功能,促进
乙状结肠息肉是什么意思
张颖 副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乙状结肠息肉是在乙状结肠粘膜表面隆起性病变的临床诊断。病理上常将结肠息肉分为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肿瘤性息肉有恶变倾向,非肿瘤性息肉包括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等。肿瘤性息肉主要是指腺瘤性息肉,是结肠癌的癌前病变,一般建议结肠镜下切除治疗。
乙状结肠息肉是什么意思
王燕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乙状结肠息肉是指在乙状结肠部位长出了一些肉瘤样的物质,而造成这种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长期炎症刺激所造成。乙状结肠息肉一般都是良性的,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单发乙状结肠息肉一般没有太多症状,也不需要治疗。多发乙状结肠息肉需要手术切除,但乙状结肠息肉很少会发展为肠癌。
乙状结肠息肉0.4cm会是癌吗
古风 副主任医师
桂林市人民医院 三甲
乙状结肠息肉0.4cm是否是癌症需要通过手术治疗将息肉切除,通过病理检查分析确诊病变情况,多数是良性病变,但是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恶性改变。因此在肠镜检查过程中,发现息肉需要及早手术将病变组织切除,避免病变继续发展。如果检查结果为良性说明不是癌症,要定期随诊观察,如果病理检查为恶性说明是癌症,需要扩大手术范围进行肿瘤根治术。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