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肺炎有一般症状、体征及不同类型肺炎的特殊表现。一般症状有呼吸增快、不规则、暂停、呼吸困难及拒奶、呛奶等;体征早期肺部体征不明显,进展后可闻湿啰音,重症呼吸音减弱;吸入性肺炎中羊水吸入者皮肤胎粪污染、呼吸急促等,胎粪吸入者皮肤等染黄绿、呼吸窘迫等,乳汁吸入者有吞咽障碍等致呛咳、呼吸急促;感染性肺炎中产前者出生24小时内发病、表现不典型,产时者与分娩有关、数天内发病,产后者经呼吸道或医源感染、先有上感症状后呼吸异常等。
一、一般症状
呼吸方面
正常新生儿呼吸频率在40-60次/分钟,新生儿肺炎时呼吸会增快,可超过60次/分钟,且呼吸节律不规则,可能出现呼吸暂停的情况。这是因为肺部炎症影响了气体交换,机体为了获取足够氧气,呼吸中枢会做出相应调节。例如,早产儿由于呼吸中枢发育不完善,更容易出现呼吸不规则及呼吸暂停现象。
部分患儿可出现呼吸困难,表现为鼻翼扇动、三凹征(即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在吸气时明显凹陷)。这是由于肺部炎症导致通气功能障碍,胸廓需要更用力地运动来辅助呼吸。
一般状态
患儿可能出现拒奶、呛奶的情况。因为呼吸急促等不适影响了患儿的吞咽功能,导致吃奶时不能顺利进行。新生儿肺炎时,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消化功能也可能受到一定影响,进一步加重拒奶表现。对于有早产史、低出生体重等情况的新生儿,出现拒奶、呛奶更应警惕肺炎可能。
二、体征方面
肺部体征
早期可能不明显,随着病情进展可闻及湿啰音。湿啰音是由于炎症导致肺泡内分泌物积聚,气体通过时产生的水泡破裂声。不同类型的肺炎湿啰音特点可能略有不同,如吸入性肺炎可能在肺部特定部位闻及湿啰音。对于有胎膜早破、母亲有感染史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听诊肺部湿啰音需高度重视。
重症患儿可能出现呼吸音减弱。这是因为肺部炎症范围较大,通气功能明显受限,呼吸音传导受到影响。
三、不同类型肺炎的特殊表现
吸入性肺炎
羊水吸入性肺炎:患儿皮肤可能有胎粪污染,出生时可出现呼吸急促、青紫等表现,肺部可闻及粗湿啰音。如果吸入量较多,症状可能较为严重,可能迅速出现呼吸衰竭等情况。多见于孕母有妊娠高血压、胎盘功能不全等情况的新生儿,这些因素可能导致胎儿在宫内吸入羊水。
胎粪吸入性肺炎:患儿皮肤、指(趾)甲和脐带可能被染成黄绿色,出生后呼吸窘迫明显,可出现三凹征等,肺部可闻及粗湿啰音或呼吸音减低。胎粪吸入会导致气道梗阻、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破坏等,严重影响气体交换,早产儿由于肺发育更不成熟,病情往往更重。
乳汁吸入性肺炎:多发生在有吞咽功能障碍的新生儿,如腭裂、食管闭锁等患儿。患儿喂奶后可能立即出现呛咳、呼吸急促,肺部可闻及与吸入部位相关的湿啰音。对于有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等基础疾病的新生儿,要特别注意预防乳汁吸入性肺炎。
感染性肺炎
产前感染性肺炎:多在出生后24小时内发病,患儿可出现呼吸困难、呻吟、体温不稳定等表现,肺部体征不典型,可能仅有呼吸音粗糙等。常由母亲在孕期感染,病原体通过血行传播至胎儿肺部引起。母亲有生殖道感染史等情况时,新生儿产前感染性肺炎风险增加。
产时感染性肺炎:多与分娩过程有关,如胎儿在分娩时吸入被病原体污染的羊水等。患儿出生后数天内发病,可出现呼吸增快、发热(或体温不升)等,肺部可闻及湿啰音。如果是细菌感染,可能有脓性分泌物等表现。
产后感染性肺炎: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或医源性感染等途径。患儿症状相对较晚出现,可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鼻塞,之后出现呼吸急促、咳嗽等,肺部可闻及中、细湿啰音。对于新生儿室环境较差、医护人员操作不规范等情况,容易发生产后感染性肺炎,尤其早产儿免疫系统更脆弱,更易受到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