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炎发病于咽部,有局部(干燥、疼痛等)和全身(病毒感染轻、细菌感染重等)症状,检查靠体格和实验室,治疗分一般、对症、抗感染;支气管炎发病于支气管,有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检查靠体格、影像、实验室,治疗分一般、对症、抗感染,可通过发病部位、症状表现、检查方法及治疗原则区分咽炎和支气管炎。
一、发病部位
咽炎:咽炎是发生在咽部的炎症,咽部包括鼻咽、口咽和喉咽等部位。
支气管炎:支气管炎是支气管的炎症,支气管是连接气管与肺的管道。
二、症状表现
咽炎
局部症状:常见咽部干燥、疼痛、灼热感等,有的患者会感觉咽部有异物感,吞咽时可能会有不适,但一般不影响进食。例如急性咽炎起病较急时,患者咽部疼痛明显,可能影响吞咽动作。
全身症状: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咽炎,可能会有轻微的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细菌感染引起的咽炎全身症状相对较明显,可能出现高热、头痛、食欲减退等情况。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可能全身症状更突出,如高热惊厥等情况也可能发生。
支气管炎
咳嗽:是支气管炎最主要的症状,起初为干咳,之后可能会有痰液咳出,急性支气管炎初期多为刺激性干咳,慢性支气管炎则是长期反复咳嗽,晨间咳嗽较为明显。
咳痰:一般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泡沫性痰,合并感染时,痰量增多,可为脓性痰。例如急性支气管炎患者继发细菌感染时,痰液可变为黄色脓性。
喘息:部分患者尤其是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会出现喘息症状,可伴有哮鸣音,活动后喘息可能会加重。不同年龄的支气管炎患者症状表现有一定特点,儿童支气管炎喘息相对更易发生,且可能影响呼吸功能,导致呼吸急促等表现。
三、检查方法
咽炎
体格检查:医生会观察咽部黏膜情况,急性咽炎时咽部黏膜充血、肿胀,可能有分泌物附着;慢性咽炎时咽部黏膜慢性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等。
实验室检查:如果考虑是细菌感染,可能会进行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病毒感染时,血常规可能显示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升高。
支气管炎
体格检查:听诊时,急性支气管炎可在两肺听到散在干、湿啰音,部位不固定;慢性支气管炎在急性发作期,两肺底或背部可听到干湿啰音。
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检查,急性支气管炎早期可无明显异常,反复发作者或合并肺部感染时,可见肺纹理增粗、紊乱;慢性支气管炎X线检查可见肺纹理增多、紊乱等慢性炎症表现。
实验室检查:细菌感染时血常规可见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病毒感染时相关病毒抗体等检查可能有异常发现;痰培养可明确致病菌,指导治疗。
四、治疗原则
咽炎
一般治疗:患者要注意休息,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例如儿童咽炎患者,要保证充足的休息,多喝水有助于缓解咽部不适。
对症治疗:如果咽痛明显,可以使用一些含片等缓解症状;发热时如果体温不超过38.5℃,可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等,若体温超过38.5℃,可根据病情考虑使用退热药物,但儿童需谨慎选择合适的退热方式和药物。
抗感染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咽炎可选用抗生素治疗,病毒感染引起的一般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可使用抗病毒药物等进行治疗。
支气管炎
一般治疗:同样需要休息、多饮水,避免劳累等。儿童支气管炎患者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家长可以帮助儿童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
对症治疗:咳嗽剧烈时可使用止咳药物;有喘息症状时可使用平喘药物,如支气管扩张剂等。
抗感染治疗:细菌感染时选用合适的抗生素;病毒感染引起的支气管炎一般以对症治疗为主,少数病毒感染有特定的抗病毒治疗药物。
咽炎和支气管炎在发病部位、症状表现、检查方法及治疗原则等方面均有不同,通过以上多方面的区分可以准确鉴别咽炎和支气管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