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沟炎拔甲是治疗甲沟炎的一种手段,适用于感染严重保守无效及嵌甲致严重甲沟炎的情况,操作包括术前消毒麻醉、分离拔除病甲及处理创面,术后需进行创面护理和观察新甲生长,存在感染、甲床损伤、疼痛等风险及并发症。
一、甲沟炎拔甲的定义
甲沟炎是甲周围组织的炎症,当甲沟炎经保守治疗无效,如感染严重、脓肿形成且保守治疗无法控制感染进一步加重时,可能会采取拔甲手术。拔甲术是将患甲拔除的一种外科操作,通过去除病变的指甲,以达到治疗甲沟炎的目的,使感染的病灶得以清除,促进新甲的生长。
二、甲沟炎拔甲的适应证
1.感染严重且保守治疗无效:当甲沟炎局部红肿热痛明显,有较多脓液积聚,经使用抗生素等保守治疗后,感染未能得到有效控制,炎症持续加重,此时需要考虑拔甲。例如,患者甲沟炎部位红肿范围不断扩大,疼痛剧烈,保守治疗数天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
2.嵌甲导致严重甲沟炎:对于因嵌甲引起的甲沟炎,若嵌甲情况较为严重,反复出现感染,保守治疗难以根治,也可考虑拔甲。比如,指甲侧缘严重嵌入甲沟组织,导致周围组织反复发炎、化脓。
三、甲沟炎拔甲的操作过程
1.术前准备
消毒:手术前会对患指进行严格的消毒,通常用碘伏等消毒剂从手术部位中心向外周进行消毒,范围要足够大,一般消毒区域要超过周围正常皮肤数厘米,以降低手术感染的风险。
麻醉:会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对于儿童等怕痛患者可能会采用局部浸润麻醉等,通过注射麻醉药物使手术部位痛觉消失。
2.拔甲操作
分离甲板:使用专门的器械将病甲与甲床进行分离,尽量完整地拔除病甲。操作要轻柔准确,避免过度损伤甲床组织。
处理创面:拔甲后会对创面进行处理,如有残留的肉芽组织等可能会进行适当的清理,然后可能会放置引流条等,以促进分泌物的引流,防止积脓。
四、拔甲后的护理
1.创面护理
保持清洁:术后要保持创面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一般术后1-2天需要更换一次敷料,观察创面有无感染迹象,如红肿、渗液等。如果发现创面有异常渗液、异味等情况,要及时就医处理。
避免沾水:在创面愈合前,要避免患指接触水,防止污水进入创面引起感染。例如,洗手时可以用塑料袋将患指包裹起来,避免直接接触水。
2.新甲生长观察
定期复查: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复查,观察新甲的生长情况。一般新甲会在拔甲后1-3个月左右逐渐生长出来。在新甲生长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新甲,避免新甲再次受到损伤,如避免新甲受到外力挤压等。
注意事项: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更加留意孩子患指的情况,因为儿童可能不太能准确表达不适,要防止孩子搔抓或碰撞患指,影响新甲生长。同时,要注意孩子的营养摄入,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等的充足供应,以促进新甲健康生长,因为良好的营养状况有助于组织的修复和生长。
五、甲沟炎拔甲的风险及并发症
1.感染:虽然术前进行了严格消毒,但仍有一定感染风险。如果术后护理不当,如创面沾水、敷料更换不及时等,可能会导致创面感染复发,加重炎症。对于特殊人群,如糖尿病患者,本身血糖控制不佳时,感染风险更高,术后更要密切关注血糖,积极控制血糖,以降低感染发生的概率。
2.甲床损伤:在拔甲过程中,如果操作不熟练或粗暴,可能会损伤甲床。甲床损伤可能会影响新甲的生长,导致新甲生长畸形等情况。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甲床相对较嫩,更要注意操作的轻柔,避免过度损伤甲床,影响未来新甲的正常发育。
3.疼痛:术后患指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一般可以通过适当的止痛措施来缓解。但对于儿童患者,要更加关注其疼痛情况,可采用安抚等非药物方法辅助缓解疼痛,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合适的止痛手段,但要避免不恰当使用药物对儿童造成不良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