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眼是足部皮肤长期受摩擦或压迫致角质层过度增生形成,不同人群易患。非药物干预有选合适鞋子、用鸡眼垫或贴、泡脚软化角质;医疗干预包括医生用冷冻、激光治疗及严重时手术切除,不同人群干预需注意相应事项。
一、鸡眼的基本认识
鸡眼是由于足部皮肤长期受到摩擦或压迫,导致角质层过度增生而形成的圆锥形角质栓,通常表现为边界清楚的淡黄色或深黄色皮损,表面光滑,与皮面平或稍隆起,按压时会引起疼痛。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有特定病史的人群都可能出现鸡眼,比如长期穿不合脚鞋子(如过紧、过窄或鞋跟过高)的人、运动员等因足部摩擦机会多易长鸡眼;有足部畸形(如拇外翻)的人也较易发生。
二、非药物干预方法
(一)选择合适的鞋子
1.尺码合适:应选择大小合适、宽松舒适的鞋子,避免鞋子过紧对脚部造成压迫。例如,鞋头要足够宽敞,能让脚趾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减少脚趾与鞋头的摩擦。对于儿童,要定期检查鞋子尺码,随着儿童脚部的生长及时更换合适尺码的鞋子,防止因鞋子过小而导致脚部受摩擦长鸡眼。
2.鞋底柔软:穿着鞋底柔软的鞋子可以减少行走或站立时脚部受到的冲击和摩擦。比如选择鞋底有良好缓冲性能的运动鞋或休闲鞋,能降低足部与地面以及鞋子内部的摩擦程度。
(二)使用鸡眼垫或鸡眼贴
1.鸡眼垫:
对于因长期行走导致鸡眼的人群,可使用鸡眼垫来减轻局部压力。鸡眼垫可以将压力分散,避免鸡眼部位受到过度压迫。例如,将鸡眼垫放置在鸡眼对应的部位,使压力不再集中在鸡眼处。对于患有足部畸形的人群,使用鸡眼垫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类型,并在医生或专业人士的指导下使用,以确保其能有效分散压力且不会加重足部畸形带来的不良影响。
2.鸡眼贴:
按照正确方法使用鸡眼贴,一般是先清洁足部皮肤,然后将鸡眼贴的中心对准鸡眼部位,粘贴牢固。鸡眼贴中的药物成分可以逐渐软化角质栓。但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儿童皮肤较为娇嫩,应谨慎使用鸡眼贴,避免因操作不当或药物刺激引起皮肤损伤。对于有糖尿病等病史的人群,使用鸡眼贴时要密切观察足部皮肤情况,因为这类人群足部感觉可能不太灵敏,若出现皮肤红肿、疼痛加剧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使用并就医。
(三)泡脚软化角质
1.温水泡脚:每天用温水泡脚15-20分钟,能使角质层软化。例如,水温控制在40℃左右较为适宜,泡脚后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足部。对于老年人,由于皮肤相对较薄且可能伴有血液循环不佳的情况,泡脚时间不宜过长,水温也不宜过高,以免烫伤皮肤。而运动员等经常运动导致脚部角质增厚的人群,通过定期温水泡脚可以帮助软化角质,减少鸡眼的进一步发展。
三、医疗干预情况
(一)医生处理
1.冷冻治疗:医生可能会采用冷冻治疗,利用低温使鸡眼部位的组织坏死脱落。对于儿童,冷冻治疗时要注意控制冷冻的时间和强度,避免对儿童娇嫩的皮肤造成过度损伤。对于患有某些疾病(如血液循环不良疾病)的人群,冷冻治疗后要密切观察局部恢复情况,因为这类人群恢复可能相对较慢,防止出现感染等并发症。
2.激光治疗:激光治疗也是一种可选的方法,通过激光的能量去除鸡眼组织。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激光的参数。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激光治疗后的护理有所不同,儿童需要更加精心的护理以促进伤口愈合,避免感染;有糖尿病等病史的患者则要注意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不利于伤口愈合,治疗后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伤口护理。
3.手术切除:如果鸡眼非常严重,经过保守治疗无效,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切除。但手术切除后需要注意伤口的护理,对于儿童要避免其过度活动导致伤口裂开;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术后要密切关注身体状况,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康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