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的筛查建议50岁以上有家族史男性定期进行PSA检测和DRE,诊断靠活检及影像学检查,治疗有主动监测、手术(根治性和姑息性)、放疗(外照射和近距离)、内分泌治疗,康复包括功能康复和生活方式调整,随访要定期监测,特殊人群如老年和年轻患者有不同考虑。
一、筛查
对于50岁以上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建议开始定期进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和直肠指检(DRE)。一般来说,PSA正常参考值因检测方法不同略有差异,如采用化学发光法,通常<4ng/ml。如果PSA升高或DRE发现异常,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
二、诊断
活检:前列腺穿刺活检是确诊前列腺癌的金标准。通过经直肠或经会阴途径获取前列腺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癌细胞以及癌细胞的分级等情况。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可以发现前列腺内的异常回声结节,但特异性不如其他检查。
磁共振成像(MRI):对前列腺癌的分期有重要价值,能更清晰地显示肿瘤在前列腺内的范围以及是否侵犯周围组织和转移至盆腔淋巴结等。
三、治疗
主动监测:适用于低危前列腺癌患者,即Gleason评分≤6、临床分期T1-T2a、PSA<10ng/ml的患者。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期进行PSA检测、直肠指检和活检等。
手术治疗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适用于身体状况良好、预期寿命较长的患者。包括开放手术、腹腔镜手术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等。手术可以切除前列腺及肿瘤,但可能会带来尿失禁、勃起功能障碍等并发症。
姑息性手术:对于出现骨转移等导致病理性骨折风险高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骨转移灶相关的手术,如骨水泥填充等,以缓解疼痛和预防骨折,但这主要是针对转移灶相关症状的处理。
放射治疗
外照射放疗:包括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等,通过高能射线杀死癌细胞。可以用于根治性治疗,也可以用于晚期前列腺癌的姑息治疗,缓解疼痛等症状。
近距离放疗:将放射性粒子植入前列腺内,持续释放射线杀伤肿瘤细胞,适用于部分早期前列腺癌患者。
内分泌治疗:通过去除或阻断雄激素来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常用的方法有去势治疗(包括药物去势如亮丙瑞林等和手术去势)、抗雄激素治疗等。适用于中高危前列腺癌患者,以及晚期前列腺癌患者。
四、康复与随访
康复
功能康复:对于术后出现尿失禁的患者,需要进行盆底肌训练等康复措施来改善症状;对于术后勃起功能障碍的患者,可在医生评估后考虑合适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阴茎假体植入等。
生活方式调整:患者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等的摄入,减少高脂肪、高动物蛋白的摄入;适度运动,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游泳等,每周至少运动150分钟;戒烟限酒等。
随访:患者需要定期进行随访,一般治疗后前2年每3-6个月随访一次,包括PSA检测、直肠指检、影像学检查等,以监测肿瘤是否复发或转移等情况。对于接受内分泌治疗的患者,还需要监测激素水平、骨密度等指标,因为内分泌治疗可能会导致骨密度降低等不良反应。
五、特殊人群考虑
老年患者:老年前列腺癌患者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治疗时需要综合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各器官功能,选择相对温和的治疗方案。例如,对于身体状况较差、预期寿命较短的老年低危前列腺癌患者,主动监测可能是更合适的选择;在进行手术或放疗时,要充分考虑对患者整体健康的影响,降低手术和放疗相关并发症的风险。
年轻患者:年轻前列腺癌患者在治疗后需要考虑生育等问题。对于有生育需求的患者,在治疗前可以进行精子冻存等保存生育能力的措施。同时,在治疗过程中要关注治疗对性功能和生育功能的影响,提供相应的生育咨询和心理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