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炎性疾病是妇科常见疾病,由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宫颈所致,有不同病原体及感染途径,临床表现有症状和体征,诊断靠妇科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等,不同人群有不同特点及影响,确诊后需依情况规范治疗。
一、定义
宫颈炎性疾病是指发生在宫颈部位的炎症性病变,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它主要是由于病原体感染宫颈所致,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
二、常见病原体及感染途径
细菌感染:常见的有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等。淋病奈瑟菌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沙眼衣原体除性接触传播外,还可通过母婴传播等。此外,一些需氧菌、厌氧菌等也可能引起宫颈炎症,多与阴道菌群失调等因素有关,比如阴道内正常的乳酸杆菌减少,其他病原菌大量繁殖导致感染。
病毒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较为常见,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可能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的发生相关,其传播途径主要是性接触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间接接触(如接触被污染的衣物等)、母婴传播等。
三、临床表现
症状:患者可能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可以是脓性、黏液性等,有的患者分泌物还可能有异味;部分患者会出现接触性出血,如性生活后或妇科检查后阴道少量出血;有些患者会有下腹坠胀、疼痛等不适症状,但症状的轻重程度因人而异,如果是轻度炎症可能症状不明显,重度炎症时症状相对较明显。不同病原体感染引起的宫颈炎症状可能有一定差异,例如淋病奈瑟菌感染引起的宫颈炎,阴道分泌物往往更多且呈脓性,而衣原体感染引起的宫颈炎症状相对较轻但容易反复发作。
体征:妇科检查时可见宫颈充血、水肿,宫颈黏膜外翻,宫颈口有脓性分泌物附着,有的患者宫颈触痛明显等。
四、诊断方法
妇科检查:医生通过肉眼观察宫颈的外观形态,如是否有充血、水肿、脓性分泌物等情况,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宫颈炎症,但仅靠妇科检查不能确诊,还需要进一步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阴道分泌物检查:通过取阴道分泌物进行涂片、染色等检查,可以检测出是否存在病原体,如是否有淋病奈瑟菌、衣原体等感染的相关指标异常等。例如,淋病奈瑟菌感染时,分泌物涂片可找到革兰阴性双球菌;衣原体感染时可通过核酸检测等方法检测出衣原体的核酸。
病原体培养:将阴道分泌物等进行病原体培养,能够明确具体的病原体种类,从而针对性地进行治疗,但培养需要一定时间,结果出来相对较慢。
HPV检测:对于怀疑宫颈有病变的患者,需要进行HPV检测,以确定是否存在高危型或低危型HPV感染,因为高危型HPV持续感染与宫颈病变关系密切。
TCT检查(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检查可以观察宫颈细胞的形态,筛查是否有宫颈上皮内瘤变等情况,有助于辅助诊断宫颈炎性疾病以及排除宫颈恶性病变等。如果TCT检查发现异常细胞,还需要进一步进行阴道镜检查等。
五、不同人群的特点及影响
育龄期女性:育龄期女性性生活相对较活跃,是宫颈炎性疾病的高发人群。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影响受孕,因为宫颈炎症可能会改变宫颈黏液的性状,不利于精子通过宫颈进入宫腔等。同时,还可能导致炎症上行感染,引起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等盆腔炎性疾病等。
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女性患宫颈炎性疾病时需要特别注意,因为炎症可能会对妊娠产生影响,如增加早产、胎膜早破等风险等,但治疗时需要考虑药物对胎儿的影响,选择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及药物(需在医生严格评估下进行)。
老年女性(绝经后的女性):绝经后的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黏膜变薄,局部抵抗力下降,也可能发生宫颈炎症,多由于细菌等病原菌的逆行感染等引起,需要注意局部卫生等情况。
宫颈炎性疾病的诊断需要综合患者症状体征以及各项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因素来明确,一旦确诊应根据具体的病原体等情况进行相应规范的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