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炎初期有多种表现,包括阴道分泌物异常,可增多、呈脓性伴异味等;下腹部有隐痛或坠胀感,活动后加重,休息可缓解;月经出现量和周期改变;部分患者有低热,也有乏力、腰酸等伴随症状,不同年龄女性表现有差异。
一、阴道分泌物异常
子宫内膜炎初期常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的情况,分泌物的性状可能发生改变,比如可呈脓性、伴有异味等。这是因为炎症刺激子宫内膜及宫颈等部位,导致局部腺体分泌功能亢进,炎性细胞等参与分泌物的组成。不同年龄阶段女性表现可能有差异,育龄期女性可能因性生活等因素使炎症影响更易出现明显异常分泌物,而绝经后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局部防御能力下降,若发生子宫内膜炎,分泌物异常可能相对隐蔽但仍可出现量和性状的改变。
二、下腹部不适
1.隐痛或坠胀感
初期可能出现下腹部隐痛或坠胀感,疼痛程度一般较轻,位置多在下腹部中央。这是由于炎症刺激子宫内膜,引起子宫收缩相关神经受到刺激,或者炎症波及周围组织导致局部组织充血、水肿,进而产生不适感。对于有性生活史的女性,性生活可能会加重这种下腹部的不适,因为性生活的机械刺激等可能影响子宫及周围组织的状态。而对于青春期女性,可能因身体发育等因素,对疼痛的感知和表述可能相对模糊,但也会有下腹部类似的异常感觉。
2.疼痛程度与活动的关系
一般在活动后,如下蹲、行走等,下腹部不适可能会有所加重,这是因为活动时子宫等相关组织受到牵拉或震动,炎症部位受到刺激增强。而休息时症状可能会相对缓解,但不会完全消失。
三、月经异常
1.月经量改变
子宫内膜炎初期可能影响子宫内膜的正常周期性变化,导致月经量增多或减少。例如,炎症可能使子宫内膜增厚不均匀,在月经来潮时脱落不完全或脱落过多,从而引起月经量的变化。不同年龄女性表现不同,育龄期女性可能本身月经周期相对规律,若出现子宫内膜炎,月经量的改变可能较易被察觉,而对于围绝经期女性,本身月经就处于紊乱阶段,子宫内膜炎可能会进一步干扰月经的正常规律,使月经量的异常更不典型。
2.月经周期改变
月经周期可能出现提前或推迟的情况。这是因为炎症影响了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正常调节功能,导致激素分泌失衡,进而影响月经周期的稳定性。青春期女性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尚未完全成熟,若发生子宫内膜炎,对月经周期的影响可能更为明显,容易出现月经周期的大幅波动;而育龄期女性若有子宫内膜炎,也可能因炎症干扰激素调节而出现月经周期的改变。
四、发热表现
部分患者在子宫内膜炎初期可能出现低热情况,体温一般在37.5℃-38℃左右。这是机体对炎症的一种免疫反应,炎症因子等释放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但并不是所有患者都会出现发热症状,有些患者可能体温完全正常。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子宫内膜炎初期发热表现可能不典型,可能仅表现为精神不佳、食欲减退等非特异性症状,需要家长密切观察。而老年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若发生子宫内膜炎,发热情况可能相对更易出现,但也可能因机体反应迟钝而体温不高。
五、其他伴随症状
1.乏力
患者可能感觉全身乏力,这是因为炎症反应消耗机体能量,同时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导致患者精神和体力下降。不同年龄段患者乏力表现有所不同,年轻患者可能还能坚持日常活动,但会感觉比平时容易疲劳;而老年患者可能乏力症状更为明显,严重影响日常的生活自理能力。
2.腰酸
部分患者会出现腰酸的症状,这是由于子宫位于盆腔内,炎症刺激可能累及周围的腰骶部组织,引起腰酸不适。性生活、长时间站立等情况可能会加重腰酸症状,对于从事久坐或久站工作的女性,子宫内膜炎初期的腰酸症状可能更易被忽视,因为这类工作本身也可能导致腰酸,但两者叠加时需要引起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