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支气管炎有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治疗包括一般治疗(休息保暖、多饮水、避免刺激性因素)、对症治疗(止咳、祛痰、退热)和抗感染治疗(病毒感染多自限,细菌感染时根据情况用抗生素)。
一、急性支气管炎的症状
1.咳嗽
急性支气管炎初期多为刺激性干咳,随后可伴有咳痰。不同年龄段人群咳嗽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急性支气管炎咳嗽可能相对较频繁,而成年人咳嗽症状轻重不一。一般来说,咳嗽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但剧烈、频繁的咳嗽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影响睡眠等。
2.咳痰
起初为白色黏液痰,随着病情发展,可转为黏液脓性痰。痰液的性状和量会因个体差异以及病情严重程度不同而有所变化。例如,部分患者痰液量较多时会影响呼吸通畅度,尤其是儿童,痰液黏稠可能导致气道梗阻风险增加。
3.其他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发热,体温可在38℃左右,也有少数患者体温较高。发热时不同年龄人群的表现不同,儿童可能出现精神萎靡等情况,而成年人可能表现为乏力等。另外,还可能有全身不适、头痛、鼻塞、流涕等症状,这与炎症累及上呼吸道等有关。
二、急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休息与保暖:患者需要充分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有助于机体恢复。同时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因为寒冷刺激可能会加重呼吸道黏膜的充血水肿等炎症反应。对于儿童来说,保暖尤其重要,要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营造温暖舒适的环境有利于病情恢复。
多饮水:多喝水可以湿润呼吸道,使痰液稀释,便于痰液排出。不同年龄人群每天的饮水量需适当调整,一般成年人每天饮水量在1500-2000ml左右,儿童则根据年龄和体重适当调整,保证机体水分充足,促进新陈代谢。
避免刺激性因素:要避免接触烟雾、粉尘等刺激性气体,戒烟,因为这些因素会刺激呼吸道,加重咳嗽等症状。对于有吸烟史的成年人,戒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治疗措施;儿童则要避免处于有二手烟的环境中。
2.对症治疗
止咳治疗:如果咳嗽剧烈影响休息和睡眠,可适当使用止咳药物,但要注意儿童应避免使用不适合的止咳药。对于干咳为主的患者,可选用右美沙芬等药物;如果伴有咳痰,可选用含有止咳祛痰成分的药物,如氨溴索复方制剂等,但需遵循合理用药原则。
祛痰治疗:对于有咳痰且痰液黏稠不易咳出的患者,可使用祛痰药物,如氨溴索。氨溴索可以促进呼吸道黏膜浆液腺分泌,减少黏液腺分泌,从而降低痰液黏度,促进痰液排出。儿童使用祛痰药物时要注意药物的剂型和剂量是否适合儿童,遵循儿科用药的安全原则。
退热治疗:当体温超过38.5℃且患者有明显不适时,可考虑使用退热措施。对于儿童,优先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如温水擦浴等,当物理降温效果不佳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适合儿童的退热药物;成年人可根据情况选用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物,但要注意按照药物的使用说明和剂量要求使用。
3.抗感染治疗
病毒感染:大多数急性支气管炎由病毒引起,如鼻病毒、冠状病毒等。一般病毒感染具有自限性,无需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但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老年人、儿童、有基础疾病的人群等),如果病毒感染症状较重或有继发细菌感染风险时,可能需要评估是否使用抗病毒药物。例如,对于流感病毒感染,在发病48小时内可考虑使用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但要严格掌握适应证。
细菌感染:当怀疑或明确有细菌感染时,如出现脓痰、白细胞升高等情况,可使用抗生素治疗。常见的抗生素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在选用抗生素时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感染的可能病原菌以及个体情况等综合考虑。例如,对于儿童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支气管炎,要选择对儿童相对安全且有效的抗生素,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有不良影响的药物。需要注意的是,抗生素的使用要严格遵循医嘱,避免滥用导致耐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