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主要由病毒和细菌反复感染等多种因素致病,症状主要为咳嗽、咳痰等,早期X线等检查有相应表现,肺功能在不同时期有不同情况,儿童、老年人、妊娠期女性患支气管炎各有特点;肺气肿是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道弹性减退等的病理状态,症状为呼吸困难等,体征、影像学、肺功能检查有其特征,儿童、老年人、妊娠期女性患肺气肿也各有特殊情况。
一、定义与病理机制
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主要由病毒和细菌的反复感染形成支气管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当气温下降、呼吸道小血管痉挛缺血、防御功能下降等利于致病;烟雾粉尘、污染大气等慢性刺激也可发病;吸烟使支气管痉挛、黏膜变异、纤毛运动降低、黏液分泌增多有利感染;过敏因素也有一定关系。
肺气肿:是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积增大或同时伴有气道壁破坏的病理状态,主要是由于吸烟、感染、大气污染等有害因素的刺激,引起终末细支气管远端(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肺容量增大,并伴有气道壁的破坏。
二、症状表现差异
支气管炎: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初期为干咳或少量黏液痰,随后痰量增多,咳嗽加剧,偶有痰中带血,部分患者可伴有喘息,尤其在急性发作期。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因个体差异和病情轻重而异,一般在寒冷季节或气温骤变时容易发病。
肺气肿:早期可无症状或仅在劳动、运动时感到气短,随着病情进展,呼吸困难逐渐加重,表现为稍一活动甚至完全休息时仍感气短,还可伴有乏力、体重下降、食欲减退、上腹胀满等症状。患者胸廓前后径增大,呈桶状胸,呼吸运动减弱,语音震颤减弱,叩诊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或消失,肝浊音界下移。
三、体征区别
支气管炎:早期可无明显体征,急性发作期可在背部或双肺底听到干、湿啰音,咳嗽后啰音可减少或消失,如合并哮喘可闻及广泛哮鸣音并伴呼气期延长。
肺气肿:视诊见胸廓呈桶状,肋间隙增宽,呼吸运动减弱;触诊语颤减弱;叩诊呈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或不易叩出,肺下界和肝浊音界下移;听诊心音遥远,呼吸音普遍减弱,呼气延长,并发感染时肺部可有湿啰音。
四、影像学检查不同
支气管炎:早期X线检查可无异常,反复发作者可见肺纹理增粗、紊乱,呈网状或条索状、斑点状阴影,以下肺野较明显。
肺气肿:X线检查可见胸廓扩张,肋间隙增宽,肋骨平行,活动减弱,膈降低且变平,两肺野的透亮度增加。CT检查可见肺野结构破坏,肺纹理稀疏等改变。
五、肺功能检查差异
支气管炎:在缓解期肺功能检查多无明显异常,在急性发作期可出现小气道阻塞的表现,如最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在75%和50%肺容量时流量明显降低。
肺气肿:肺功能检查表现为残气量增加,残气量占肺总量的百分比增加,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减少,FEV占用力肺活量(FVC)的百分比降低,弥散功能障碍等。
特殊人群情况
儿童:儿童患支气管炎时,症状可能相对较重,如咳嗽较剧烈,易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且病情变化较快,需密切观察。而儿童肺气肿相对较少见,若发生多与先天性肺发育异常等因素有关,需特别注意呼吸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
老年人:老年人患支气管炎时,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反复发作,且常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等,在治疗时需综合考虑。老年人患肺气肿时,呼吸功能减退明显,日常生活活动受限,更要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改善呼吸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女性患支气管炎时,用药需谨慎,因为某些药物可能对胎儿产生影响,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而妊娠期肺气肿非常罕见,若出现相关呼吸问题,要兼顾胎儿和自身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