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选择手术或不手术需综合多方面因素,早期局限、中危且身体状况允许可考虑手术;晚期转移、低危且预期寿命短等情况不适合手术;手术在早期肿瘤控制有优势但可能影响生活质量,非手术对晚期肿瘤控制差且有其他不良反应,需多学科团队个体化评估制定治疗方案。
一、前列腺癌手术适用情况
1.早期前列腺癌
对于局限性前列腺癌,即肿瘤局限在前列腺包膜内的患者,手术是一种重要的治疗选择。例如,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可以较为彻底地切除肿瘤组织。研究表明,早期接受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患者,在肿瘤控制方面有较好的前景。对于年龄相对较轻、身体状况能够耐受手术的男性,手术可能是更倾向的治疗方式。比如50-70岁之间身体一般状况良好,没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的男性,若确诊为早期前列腺癌,手术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2.中危前列腺癌
部分中危前列腺癌患者也可以考虑手术治疗。中危前列腺癌通常根据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Gleason评分等综合评估。如果患者身体状况允许,手术能够切除肿瘤病灶,对于控制疾病进展、提高生存质量有一定帮助。在生活方式方面,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适度运动、合理饮食等,有助于患者更好地耐受手术及术后恢复。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需要在术前对基础疾病进行良好的控制,例如有高血压的患者需要将血压控制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以降低手术风险。
二、前列腺癌不手术适用情况
1.晚期前列腺癌
当前列腺癌已经发生远处转移,如转移到骨骼、肺部等部位时,手术往往不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因为此时肿瘤已经扩散,单纯手术无法完全清除病灶。对于年龄较大、身体状况较差,无法耐受手术创伤的患者,也不适合进行手术治疗。例如80岁以上身体衰弱,伴有多种慢性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严重糖尿病等的患者,手术风险极高,可能无法从手术中获益,反而会增加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2.低危前列腺癌且有密切观察指征的情况
对于一些低危前列腺癌患者,如果肿瘤恶性程度较低,生长缓慢,患者预期寿命较短,可能会选择密切观察而不是立即手术。比如一些合并多种严重基础疾病,预期寿命不足10年的患者,密切观察可以避免手术带来的创伤和风险,同时也能在肿瘤出现进展时再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在生活方式上,这类患者需要定期进行随访监测,包括PSA检测、直肠指检等,以便及时发现肿瘤的变化。对于有特殊病史的患者,如既往有严重精神疾病不适合接受手术相关心理压力的患者,也可能更倾向于选择非手术的观察等待策略。
三、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比较
1.肿瘤控制效果
手术治疗在早期前列腺癌的肿瘤控制上有一定优势,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可以直接切除肿瘤组织,对于局限期肿瘤的局部控制率相对较高。而对于晚期前列腺癌,非手术治疗主要以内分泌治疗、放疗等综合治疗为主,肿瘤控制效果相对手术而言较差。例如,在一些研究中,早期前列腺癌患者接受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5年肿瘤无进展生存率相对较高。但对于晚期患者,即使采取多种治疗手段,肿瘤复发转移的概率仍然较高。
2.生活质量影响
手术治疗可能会带来一些术后并发症,如尿失禁、勃起功能障碍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一定影响。而对于选择非手术治疗的患者,如接受内分泌治疗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潮热、乏力、骨质疏松等不良反应,但相对手术来说,这些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和对生活质量的长期影响可能有所不同。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手术相关的生活质量影响也有所差异。年轻男性可能更在意术后的勃起功能等问题,而老年男性可能更关注手术对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等。
总之,前列腺癌是选择手术还是不手术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肿瘤分期、身体状况、预期寿命、基础疾病等多方面因素,由泌尿外科医生、肿瘤医生等多学科团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评估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