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性皮炎有急性期和慢性期表现,急性期为多形性损害伴剧烈瘙痒,慢性期有皮肤苔藓样变和干燥;好发于颈部、肘部、骶尾部等部位;常伴随抓痕、血痂及皮肤感染,不同人群在各表现上有一定差异。
一、皮肤损害表现
(一)急性期表现
1.多形性损害:初期可出现局部皮肤潮红,随后迅速出现密集的粟粒至绿豆大小的丘疹、丘疱疹,严重时可融合成片。例如,在一项针对神经性皮炎患者的皮肤病理观察中发现,急性期皮肤组织中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以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为主,这些细胞的浸润导致皮肤出现上述多形性损害表现,不同年龄、性别患者急性期表现差异不大,但儿童患者由于皮肤较为娇嫩,可能症状相对更易扩散。
2.剧烈瘙痒:瘙痒是神经性皮炎急性期的突出症状,患者往往难以忍受,会不自觉地搔抓皮肤,这种搔抓会进一步加重皮肤的损伤,形成恶性循环。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本身皮肤屏障功能较差者,瘙痒可能更为剧烈,因为皮肤屏障受损后对刺激的感知更敏感。
(二)慢性期表现
1.皮肤苔藓样变:这是神经性皮炎慢性期的典型表现,皮肤逐渐增厚,皮纹加深,皮嵴隆起,呈现出苔藓样外观。研究表明,长期的搔抓、摩擦等刺激会导致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和真皮纤维组织增生,从而引起皮肤苔藓样变。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从事摩擦工作的人群,更容易出现慢性期的苔藓样变,年龄较大的患者由于皮肤的老化,苔藓样变可能相对更明显。
2.皮肤干燥:慢性期患者皮肤常伴有干燥现象,这是因为皮肤的屏障功能进一步受损,水分流失增加。女性患者由于雌激素水平等因素影响,可能相对男性患者更容易出现皮肤干燥情况,在冬季等干燥环境下,皮肤干燥症状会更为突出,而有系统性疾病病史影响皮肤代谢的患者,皮肤干燥可能更严重。
二、好发部位
(一)颈部
1.典型表现:颈部是神经性皮炎常见的好发部位之一,常表现为单侧或双侧颈部出现上述的皮肤损害,初期可能是局部的瘙痒、小丘疹,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苔藓样变。不同年龄的人群在颈部发病情况略有不同,儿童颈部发病相对较少,但一旦发病,症状可能发展较快;成年人颈部发病较为常见,尤其是长期低头工作、颈部皮肤易受到摩擦的人群,如办公室职员等,由于颈部皮肤经常受到摩擦刺激,更易引发神经性皮炎。
(二)肘部
1.特征:肘部也是好发部位,双侧肘部对称或单侧发病较为常见。患者肘部皮肤会出现丘疹、苔藓样变等表现,青少年患者在肘部发病时,由于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皮肤的代谢等情况与成年人不同,可能症状的发展速度和表现形式有一定特点;老年患者肘部发病则可能与皮肤的老化、慢性刺激等因素相关,皮肤的修复能力下降,病情相对更难控制。
(三)骶尾部
1.表现:骶尾部也是神经性皮炎的好发部位,尤其是长期坐着的人群,如司机等,由于骶尾部皮肤长期受到压迫和摩擦,容易出现皮肤损害。不同性别在骶尾部发病的差异不大,但女性患者如果穿着紧身、不透气的衣物,可能会加重骶尾部的病情,有局部皮肤疾病病史的患者,如肛周疾病等,可能会影响骶尾部神经性皮炎的发生和发展。
三、伴随症状
(一)抓痕、血痂
由于剧烈瘙痒,患者不断搔抓皮肤,会导致皮肤出现抓痕,严重时可出现血痂。儿童患者由于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搔抓更难抑制,所以抓痕、血痂的情况可能相对更严重,容易引发皮肤感染等并发症;成年患者如果不能有效控制搔抓,也会出现明显的抓痕、血痂,尤其是在夜间睡眠时不自觉搔抓,会加重症状。
(二)皮肤感染
长期搔抓导致皮肤破损,容易继发细菌感染,出现局部皮肤红肿、疼痛、有脓性分泌物等表现。对于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如老年人、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皮肤感染的风险更高,儿童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皮肤感染的可能性也相对较高,一旦发生皮肤感染,会使神经性皮炎的病情更加复杂,治疗难度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