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颅内出血会出现意识状态改变,如轻度出血有短暂激惹、严重时嗜睡昏迷;呼吸异常,包括呼吸节律改变(如呼吸急促、减慢、暂停)和呼吸费力(如鼻翼扇动、三凹征);瞳孔变化,有瞳孔大小异常(一侧散大、对光反射异常)和双侧不等大;肌张力改变,有增高(肢体僵硬)和减低(肢体松软);前囟改变,出现紧张、隆起。医护人员需重视,及时检查治疗,护理时要小心观察。
一、意识状态改变
早产儿颅内出血时可能出现意识状态的异常。轻度出血时,可能仅有短暂的激惹表现,如过度兴奋、易激惹,表现为哭闹不安、难以安抚等;而较严重的颅内出血可能导致嗜睡、昏迷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这是因为颅内出血会影响大脑的正常神经功能,干扰神经中枢对意识的调控,早产儿由于其大脑发育尚不完善,对颅内出血的耐受能力相对更弱,意识状态改变的表现可能更为明显且多样。
二、呼吸异常
1.呼吸节律改变:颅内出血可能影响呼吸中枢的正常功能,导致呼吸节律紊乱。常见的有呼吸急促、呼吸减慢,甚至出现呼吸暂停等情况。例如,部分早产儿可能出现呼吸频率突然加快,超过正常范围(正常早产儿呼吸频率约为40-60次/分钟),或者呼吸变得不规则,时快时慢、深浅不一;严重时会出现呼吸暂停,即呼吸停止数秒甚至更长时间,这是由于颅内出血破坏了呼吸中枢的正常调控机制,影响了呼吸的正常节律和深度。
2.呼吸费力:颅内出血可能导致颅内压升高,进而影响呼吸系统的正常功能,使早产儿出现呼吸费力的表现,如鼻翼扇动、三凹征等。鼻翼扇动是指患儿在呼吸时鼻翼随着呼吸运动而扇动,三凹征则是指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在吸气时明显凹陷,这是因为颅内压升高影响了呼吸肌的运动,导致呼吸运动受限,患儿需要用力呼吸来维持气体交换。
三、瞳孔变化
1.瞳孔大小异常:颅内出血可能引起瞳孔的改变,如一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这是由于颅内出血导致颅内压增高,形成脑疝,压迫动眼神经等结构,从而引起瞳孔的异常变化。早产儿颅内出血后发生脑疝的风险相对较高,一旦出现一侧瞳孔散大等表现,提示病情较为危急,需要立即进行紧急处理。
2.双侧瞳孔不等大:双侧瞳孔大小不一致也是颅内出血可能出现的瞳孔异常表现之一,这同样与颅内出血导致的颅内压变化和脑组织受压有关,提示颅内存在不均匀的病变或压力改变,影响了双侧瞳孔的神经调控。
四、肌张力改变
1.肌张力增高:部分颅内出血的早产儿可能出现肌张力增高的情况,表现为肢体僵硬,活动减少。例如,肢体伸展困难,被动活动时阻力增大。这是因为颅内出血刺激了大脑的运动中枢,导致神经冲动异常传导,使得肌肉处于过度紧张的状态。
2.肌张力减低:也有一些早产儿颅内出血后会出现肌张力减低,表现为肢体松软,活动无力,甚至呈现floppy(软瘫)状态。这是由于颅内出血破坏了神经传导通路,影响了肌肉的正常神经支配,导致肌肉张力下降。肌张力的改变是颅内出血在神经系统方面的重要表现之一,通过对肌张力的观察可以帮助医生初步判断颅内出血的严重程度和对神经系统的影响情况。
五、前囟改变
早产儿前囟未闭,颅内出血时可能出现前囟紧张、隆起。这是因为颅内出血导致颅内压升高,使得前囟部位的压力增加,前囟向外膨出。正常情况下早产儿前囟平软,当出现颅内出血时,前囟的这种异常改变是颅内压增高的重要体征之一,医生可以通过触摸前囟来初步评估颅内压的情况。
温馨提示:对于早产儿颅内出血出现上述典型症状时,医护人员需要高度重视,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如头颅超声、头颅CT等)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在护理早产儿时要格外小心,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对早产儿的刺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神经系统表现的变化,因为早产儿本身各器官系统发育不成熟,颅内出血的预后可能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早期发现和干预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