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没来测出卵巢畸胎瘤需先进行术前评估,包括病情和身体一般状况评估,再选择腹腔镜或开腹手术方式,腹腔镜适用于瘤体小等情况,开腹用于瘤大或怀疑恶性等情况,术后要进行一般护理、并发症观察处理及随访,保障患者康复健康。
一、术前评估
1.病情评估
首先通过超声等检查明确卵巢畸胎瘤的大小、位置、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对于月经没来的患者,需结合激素水平等综合评估内分泌情况。不同年龄的患者,卵巢畸胎瘤的生物学行为可能不同,年轻患者可能更关注保留生育功能,而年长患者可能更倾向于彻底切除。
例如,对于育龄期女性,要评估卵巢功能及对生育的影响;对于绝经期女性,需考虑肿瘤的良恶性程度等。
2.身体一般状况评估
包括患者的心肺功能等全身情况,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检查,确保患者能够耐受手术。如果患者存在基础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等,需在术前对基础疾病进行控制,以降低手术风险。
二、手术方式选择
1.腹腔镜手术
对于大部分卵巢畸胎瘤患者,尤其是瘤体较小、考虑为良性的情况,腹腔镜手术是常用的术式。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手术中通过腹壁穿刺孔插入腹腔镜和手术器械,在腹腔内观察卵巢畸胎瘤的情况,然后将肿瘤完整切除。对于年轻有生育需求的患者,尽量保留正常卵巢组织。
例如,直径小于5cm的单侧良性卵巢畸胎瘤,腹腔镜手术可作为首选,通过镜下操作分离肿瘤与周围组织,将肿瘤取出。
2.开腹手术
如果卵巢畸胎瘤较大,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或者怀疑为恶性肿瘤时,可能需要开腹手术。开腹手术可以更充分地暴露手术视野,便于完整切除肿瘤及进行周围组织的探查。比如,肿瘤直径大于10cm,或者通过术前评估高度怀疑恶性的卵巢畸胎瘤,开腹手术更为合适。
三、手术步骤概要
1.腹腔镜手术步骤
建立气腹:通过脐部穿刺建立人工气腹,压力一般维持在12-15mmHg,然后插入腹腔镜,观察盆腔内情况。
探查病灶:明确卵巢畸胎瘤的位置、大小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分离粘连(如有):对于与周围组织有粘连的情况,使用分离器械小心分离粘连组织。
切除肿瘤:根据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切除肿瘤,如对于良性肿瘤,完整剥除肿瘤;对于较大的肿瘤,可能需要将肿瘤装入取物袋后取出。
缝合创口:手术结束后,缝合腹壁穿刺孔。
2.开腹手术步骤
切开腹壁:按常规腹部手术切口切开腹壁,进入腹腔。
探查腹腔:全面探查腹腔内情况,了解肿瘤与周围组织的粘连范围等。
处理肿瘤:对于卵巢畸胎瘤,游离肿瘤周围组织,完整切除肿瘤。如果是恶性肿瘤,还需要进行更广泛的手术操作,如淋巴结清扫等。
缝合腹壁:手术结束后,逐层缝合腹壁。
四、术后注意事项
1.一般护理
术后监测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血压、心率等。对于年轻患者,要关注其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因为手术可能对生育等方面产生影响,需要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情绪。
术后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逐渐恢复饮食,一般先从流质饮食开始,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和正常饮食。
2.并发症观察与处理
出血:观察患者腹部伤口及腹腔内有无出血情况,如发现引流液增多、颜色鲜红等异常,需及时处理。
感染:注意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更要加强感染防控,因为这类患者术后感染风险相对较高。
卵巢功能影响:对于年轻患者,术后要关注卵巢功能恢复情况,定期监测激素水平等。如果出现卵巢功能减退等情况,可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处理建议。
3.随访
术后定期随访,一般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等进行复查,通过超声等检查了解盆腔情况,以及时发现复发等情况。对于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要关注其生育情况,指导合适的时机备孕等。
总之,月经没来测出卵巢畸胎瘤的手术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评估和操作,术后也要进行全面的护理和随访,以保障患者的康复和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