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与痱子在病因、临床表现、好发部位及治疗预防方面均有不同。湿疹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皮疹多样、瘙痒剧烈,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治疗需找并除病因,预防要避过敏原等;痱子因高温闷热致汗管堵塞引发,分多种类型,好发于多汗部位,治疗要清洁干燥,预防需通风散热等。
一、病因方面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内部因素如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精神紧张、失眠、过度疲劳、情绪变化等,外部因素如生活环境、气候变化、食物等均可影响湿疹的发生。遗传因素也在湿疹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例如某些遗传基因缺陷可能使个体更容易发生湿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都可能受遗传因素影响而发病,婴幼儿时期可能因遗传导致皮肤屏障功能较弱,更易罹患湿疹;成年人则可能因遗传易感性在接触过敏原等因素时诱发湿疹。
痱子:主要是由于在高温闷热环境下,出汗过多,汗液蒸发不畅,导致汗管堵塞、汗管破裂,汗液外渗入周围组织而引起。常见于夏季或炎热环境下工作生活的人群,婴幼儿由于汗腺功能发育尚未完善,出汗后汗液不易蒸发,相比成年人更易长痱子;肥胖人群、穿紧身不透气衣物者也容易长痱子,因为这些情况会影响汗液的正常蒸发,使局部环境更易出现高温闷热,促进痱子的发生。
二、临床表现方面
湿疹:皮疹表现多样,急性期皮损以丘疱疹为主,有渗出倾向;慢性期则浸润、肥厚。皮疹多对称分布,瘙痒剧烈,且瘙痒程度往往较严重,可影响患者的睡眠和日常生活。不同部位的湿疹表现略有差异,例如手部湿疹可能因经常接触外界刺激物而表现为干燥、皲裂等;面部湿疹可能有红斑、丘疹等表现,且面部皮肤较为敏感,瘙痒时患者搔抓可能会加重病情,尤其对于儿童来说,面部湿疹若瘙痒明显,可能因不停搔抓导致皮肤破损继发感染等情况。
痱子:根据临床特点可分为红痱、白痱、脓痱等。红痱表现为成批出现的针头大小密集丘疹、丘疱疹,有轻度红晕;白痱为针尖至针头大小的浅表性小水疱,疱壁薄,清亮,周围无红晕;脓痱则是在红痱基础上出现脓疱,多由细菌感染引起。痱子好发于多汗部位,如颈部、肘窝、腋窝、腹股沟等,瘙痒感相对湿疹可能稍轻,但也会因搔抓引起皮肤破损等情况,儿童长痱子时,由于皮肤娇嫩,搔抓后更易出现皮肤损伤,增加感染风险。
三、好发部位方面
湿疹: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常见于头面部、耳后、四肢远端、阴囊、肛周等,呈对称分布。例如婴儿湿疹多发生于头面部,随着年龄增长可能逐渐蔓延至其他部位;成年人湿疹可能在手部、足部等部位多见,不同部位的湿疹由于皮肤特点不同,表现也会有一定差异,头面部皮肤较薄嫩,湿疹表现可能更倾向于红斑、渗出等;四肢皮肤相对厚些,可能以肥厚、苔藓样变等为主。
痱子:好发于汗腺丰富的部位,如颈部、胸背部、肘窝、腘窝、腋窝、腹股沟等,这些部位汗液不易蒸发,容易出现汗管堵塞,从而引发痱子。婴幼儿的颈部、枕部等也是痱子的常见部位,因为这些部位皮肤褶皱多,汗液不易散发,在夏季高温时很容易长痱子。
四、治疗与预防方面
湿疹:治疗主要是寻找并去除病因,缓解症状。轻度湿疹可使用外用药物治疗,如糖皮质激素乳膏等,但需根据不同部位和年龄选择合适强度的药物;中重度湿疹可能需要系统用药。预防上要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皮肤清洁保湿,对于婴幼儿湿疹,要注意选择温和的护肤品,保持皮肤水分,穿宽松棉质衣物等,不同年龄患者预防措施略有不同,成年人则要注意避免长期处于不良环境因素中,如过度干燥或潮湿的环境等。
痱子:治疗主要是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局部外用清凉止痒药物,如痱子粉等,若有感染可使用抗感染药物。预防关键是保持室内通风散热,穿着宽松透气衣物,勤洗澡,保持皮肤干燥,对于婴幼儿要及时擦干汗液,尤其是皮肤褶皱处,夏季可适当增加洗澡次数,保持皮肤清洁,避免在高温闷热环境下过长时间停留,这样可以有效预防痱子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