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危害较大,在呼吸功能方面会致气流受限渐重、肺功能下降;在全身健康上可引发COPD及相关并发症、影响心血管系统、降低机体免疫力;对儿童患者会影响其生长发育等,对老年患者则病情易恶化、并发症多且与基础病相互影响,所以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及有效病情管理很重要。
一、对呼吸功能的影响
气流受限逐渐加重: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气道存在炎症,会导致气道黏膜肿胀、分泌物增多以及气道平滑肌痉挛等情况,使得气道狭窄,引起气流受限。随着病情进展,这种气流受限会逐渐加重,患者会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活动耐力下降。例如,早期可能只是在剧烈活动时感到气短,而到后期即使日常轻微活动,如散步、穿衣等也会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其日常生活受到极大限制。
肺功能下降:长期的慢性支气管炎会使肺组织受到损伤,影响肺的正常通气和换气功能,导致肺功能逐渐下降。肺功能指标如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用力肺活量(FVC)等会明显降低。肺功能下降会进一步加重呼吸困难等症状,还会增加发生呼吸衰竭的风险。研究表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肺功能持续下降,会显著增加其发生慢性呼吸衰竭的可能性,而呼吸衰竭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综合征,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
二、对全身健康的影响
引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慢性支气管炎是COPD的主要发病基础之一,若病情控制不佳,很容易进展为COPD。COPD会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如导致患者的劳动力丧失,使患者无法从事原来的工作,影响其经济收入和社会角色。同时,COPD还会引起多种并发症,如肺心病,由于肺部病变导致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形成,进而引起右心室肥厚、扩大,最终发展为肺心病。肺心病会影响心脏功能,导致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
影响心血管系统:慢性支气管炎造成的缺氧状态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不良影响。长期缺氧会刺激机体释放多种炎性介质和激素,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加重心脏负担。此外,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也会增加,因为慢性炎症状态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脂质沉积和斑块形成,进而增加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有研究显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
降低机体免疫力: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由于呼吸道反复炎症,机体的免疫功能会受到影响,抵抗力下降,更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而呼吸道感染又会进一步加重慢性支气管炎的病情,形成恶性循环。例如,冬季是呼吸道感染的高发季节,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冬季往往会频繁出现呼吸道感染发作,每次感染都会使病情加重,导致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加剧,病程延长。
三、对不同人群的特殊影响
儿童患者:儿童慢性支气管炎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危害也不容忽视。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慢性支气管炎会影响其呼吸功能,进而影响氧气供应,对身体和大脑的发育可能产生不良影响。例如,长期慢性缺氧可能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和身体的生长速度。而且儿童的呼吸道较狭窄,病情变化往往较快,容易出现呼吸衰竭等严重情况,需要更加密切的关注和及时有效的治疗。
老年患者: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机体各器官功能衰退,对疾病的耐受能力较差。病情更容易恶化,且并发症发生的几率更高。例如,老年患者发生呼吸衰竭、肺心病、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的风险比年轻患者高很多。同时,老年患者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支气管炎与这些基础疾病相互影响,使得病情更加复杂,治疗难度增大。而且老年患者的药物代谢和排泄功能下降,在用药方面需要更加谨慎,要充分考虑其肝肾功能等情况,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慢性支气管炎的危害是多方面的,涉及呼吸功能、全身健康以及不同人群的特殊情况等。因此,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来说,早期诊断、积极治疗以及有效的病情管理非常重要,以最大程度地减轻其危害,提高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