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早期症状不典型易被忽视,包括消化道症状如食欲不振、体重减轻、腹痛;黄疸相关表现如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变深、大便变浅;还有血糖异常、乏力等症状,不同人群在症状表现及相关风险因素上有差异需警惕。
消化道症状:
食欲不振与体重减轻:患者可能出现食欲明显下降的情况,进食量减少,进而导致体重在短期内(如数周或数月内)迅速减轻。这是因为胰腺癌会影响胰腺的正常功能,胰腺是参与消化和内分泌的重要器官,当胰腺发生病变时,会影响消化酶的分泌,导致消化功能紊乱,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同时肿瘤生长也会消耗身体能量,使得患者体重下降。例如,有研究表明,约90%的胰腺癌患者会有体重减轻的表现,且体重减轻往往是较早出现的症状之一。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体重减轻的表现可能相似,但在儿童中由于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体重减轻可能更易被家长察觉异常;而在老年人中,本身可能存在基础的体重变化情况,需要更细致观察体重下降的幅度和速度。
腹痛:腹痛是胰腺癌早期较为常见的症状之一,疼痛部位多在上腹部,可为隐痛、胀痛或钝痛等。疼痛的性质和程度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部分患者疼痛可向腰背部放射,呈持续性或间歇性发作。这是由于肿瘤生长累及胰腺周围的神经、组织或侵犯腹膜后神经丛等原因所致。例如,肿瘤侵犯胰周神经组织时,会刺激神经引起疼痛,并可能向腰背部放射。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大量吸烟、酗酒的人群,由于胰腺长期受到不良刺激,患胰腺癌的风险增加,其出现腹痛等早期症状的概率可能相对较高;对于有胰腺癌家族病史的人群,即使没有明显的不良生活方式,也需要更加警惕腹痛等早期症状的出现,因为遗传因素也在胰腺癌的发病中起到一定作用。
黄疸相关表现:
皮肤巩膜黄染:当胰腺癌肿瘤发生在胰头部时,容易压迫胆总管,导致胆汁排出受阻,进而引起胆红素代谢异常,出现皮肤和巩膜黄染的现象,表现为皮肤发黄、眼睛的白眼球变黄等。黄疸一般是进行性加重的,即黄染的程度会逐渐加深。不同年龄的患者,黄疸出现时的表现可能略有不同,儿童患者由于皮肤相对较嫩,黄疸可能更易被观察到;老年人可能本身皮肤状态较差,黄疸表现可能不那么典型,但仍可通过巩膜等部位判断。对于有胆道疾病病史的人群,如曾患有胆囊炎、胆结石等,发生胰腺癌并出现黄疸的风险可能相对较高,需要密切关注自身症状变化。
尿色改变与大便颜色变化:患者的尿液颜色会变深,呈现浓茶色,这是因为胆红素进入尿液中所致。而大便颜色会变浅,甚至呈陶土色,这是由于胆道梗阻后,胆汁不能进入肠道,导致大便缺乏胆汁染色而出现颜色改变。对于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高脂肪饮食的人群,可能本身就存在胆道相关的潜在问题,当出现尿色和大便颜色异常时,更应提高对胰腺癌的警惕性;年轻女性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尿色和大便颜色改变,也需要考虑到胰腺癌等疾病的可能,及时就医检查。
其他症状:
血糖异常: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血糖升高的情况,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等类似糖尿病的症状。这是因为胰腺是分泌胰岛素等激素的重要器官,胰腺癌可能影响胰腺的内分泌功能,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异常,从而引起血糖代谢紊乱。在年龄方面,老年人本身血糖调节功能可能有所下降,当出现血糖异常时,需要鉴别是胰腺癌导致的继发性血糖异常还是本身的糖尿病;对于有家族糖尿病病史的人群,出现血糖异常时更要排查胰腺癌等其他可能的病因。
乏力:患者常感到全身乏力、疲倦,即使经过适当休息也难以缓解。这与肿瘤消耗身体能量、患者消化吸收功能受影响导致营养物质摄入不足和吸收不良等因素有关。不同性别患者在乏力表现上可能没有明显差异,但在生活方式上,长期过度劳累的人群,本身就可能存在疲劳感,需要注意区分是正常的疲劳还是胰腺癌引起的乏力;对于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如慢性肝病、肾病等,出现乏力症状时也需要考虑到胰腺癌等其他疾病的可能,进行全面的检查以明确病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