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需从多方面进行管理,要明确诱因并规避,规范药物治疗与管理,监测评估病情,调整健康生活方式及进行心理调适。包括明确儿童和成人不同的过敏原及感染因素规避方式,规范使用长期控制药物和缓解药物,儿童用日记等监测、成人用测试等评估病情,儿童选适当运动如游泳、成人做有氧运动,保证营养均衡,关注儿童和成人心理并调适。
一、明确哮喘诱因并尽量规避
1.过敏原方面
儿童:常见过敏原包括尘螨、花粉、宠物毛发皮屑等。对于有过敏史的儿童,要定期清洁家居环境,使用防螨床垫、窗帘等,避免在花粉浓度高的时段外出,减少与宠物的密切接触。例如研究表明,室内尘螨数量与儿童哮喘发作频率密切相关,控制尘螨暴露可降低哮喘发作风险。
成人:成人哮喘诱因可能有职业性过敏原,如化学工业中的某些原料等,还有食物过敏原,像鱼虾、牛奶等。成人应了解自身职业环境中的潜在过敏原,工作时做好防护措施;若怀疑食物过敏,可通过食物日记记录饮食与哮喘发作的关系,从而规避相关食物。
2.感染因素
病毒感染是诱发哮喘发作的常见原因,尤其是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等。季节变化时注意增减衣物,流感高发季节避免去人员密集场所,若发生病毒感染要及时就医治疗,防止引发哮喘发作。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更易受病毒感染影响哮喘病情,所以要加强儿童的日常防护。
二、规范药物治疗与管理
1.长期控制药物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是哮喘长期控制的首选药物,如布地奈德等。通过吸入方式直接作用于气道,局部抗炎作用强,全身不良反应少。儿童使用时需注意正确的吸入装置使用方法,确保药物有效吸入;成人要坚持规律使用,即使症状缓解也不能随意停药。
白三烯调节剂:如孟鲁司特钠,可减轻气道炎症,改善哮喘症状。儿童和成人都可使用,儿童服用方便的咀嚼片剂型,成人服用片剂。
2.缓解药物
速效β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是缓解哮喘急性发作的首选药物,能迅速舒张气道平滑肌。但不能长期单独使用缓解药物,以免导致β受体功能下调。儿童哮喘发作时可使用雾化剂型的速效β受体激动剂,起效更快。
三、监测与评估病情
1.儿童哮喘监测
定期记录儿童哮喘日记,包括症状发作次数、发作时间、严重程度等。使用峰流速仪监测呼气峰流速,了解肺功能变化。家长要关注儿童日常活动中的呼吸情况,如运动后是否出现喘息等,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2.成人哮喘评估
采用哮喘控制测试(ACT)等工具进行自我评估,了解哮喘控制情况。定期到医院进行肺功能检查,包括FEV(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等指标的测定,评估气道阻塞程度。成人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自己在不同活动下的呼吸状况,如爬楼梯、快走时是否出现气短等表现。
四、健康生活方式调整
1.运动方面
儿童: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如游泳等,游泳时呼吸湿润空气且水的浮力对胸廓有支撑作用,有助于改善肺功能,且相对其他运动对气道刺激较小。但要避免在寒冷干燥空气环境下进行剧烈运动,运动前做好热身。
成人:可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太极拳等,每周坚持一定时间,增强体质,但要注意运动强度和环境,运动时出现哮喘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使用缓解药物。
2.饮食方面
保证营养均衡,儿童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等,如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成人要避免食用可能诱发哮喘的食物,同时注意饮食规律,避免过饱或饥饿。例如,研究发现维生素D缺乏与哮喘病情加重相关,可通过适当摄入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或晒太阳来补充维生素D。
五、心理调适
1.儿童心理
哮喘反复发作可能给儿童带来心理压力,家长要关注儿童情绪变化,通过游戏、沟通等方式缓解其焦虑、恐惧等情绪。学校老师也应给予关心,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避免儿童因哮喘产生自卑等心理。
2.成人心理
成人长期受哮喘困扰可能出现抑郁等心理问题,要鼓励成人积极面对疾病,通过参加哮喘患者支持团体等方式,分享经验,获取心理支持,保持乐观的心态有利于病情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