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受感染、环境、个体、过敏等多因素影响,感染因素有病毒(如鼻病毒等)和细菌(如肺炎链球菌等),环境因素包括空气污染(有害颗粒和气体刺激)和气候(寒冷刺激),个体因素涉及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吸烟、缺乏运动)和病史,过敏因素则是过敏原暴露引发气道过敏反应导致发作,各因素共同作用诱发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一、感染因素
1.病毒感染:多种病毒可引发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其中鼻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等较为常见。病毒感染会损伤气道上皮细胞,使气道防御功能下降,易继发细菌感染。例如,流感病毒感染后,呼吸道黏膜的纤毛运动受到抑制,清除功能减弱,为细菌入侵创造条件,多项临床研究表明,在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中,约有30%-50%的患者发病前有病毒感染前驱史。
2.细菌感染:常见的致病菌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等。细菌感染时,会释放毒素和酶,引起气道黏膜炎症、充血、水肿,分泌大量黏液,导致咳嗽、咳痰加重等急性发作表现。有研究显示,在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细菌学检查中,约60%-70%的患者可检测到病原菌。
二、环境因素
1.空气污染:空气中的有害颗粒,如PM2.5、PM10等,以及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有害气体,长期或短期暴露均可刺激气道,损伤气道上皮,导致气道炎症加重,诱发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例如,长期生活在工业污染严重地区的人群,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空气质量较好地区的人群。相关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空气污染指数每升高100,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风险增加约15%。
2.气候因素:寒冷空气刺激是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常见诱因之一。寒冷可使气道黏膜血管收缩,纤毛运动减弱,局部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例如,在秋冬季节气温骤降时,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急性发作的人数明显增多。研究表明,气温低于10℃时,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发生率较气温正常时高出2-3倍。
三、个体因素
1.年龄:随着年龄增长,人体的呼吸道防御功能逐渐下降,老年人呼吸道黏膜萎缩、变薄,纤毛运动减弱,肺组织弹性减退,肺活量减少,更容易发生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老年人群中慢性支气管炎的患病率明显高于中青年人群,且急性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也更高。
2.性别:一般来说,男性慢性支气管炎的患病率略高于女性,但在急性发作的诱因和表现上,男女差异不大。不过,女性在围绝经期等特殊生理时期,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呼吸道黏膜的敏感性可能会发生改变,也可能影响慢性支气管炎的发作情况。
3.生活方式
吸烟:吸烟是慢性支气管炎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可损伤气道上皮,引起黏膜充血水肿、黏液腺增生肥大,导致气道分泌物增多,降低气道的净化功能,使气道易发生感染和炎症反应。有研究指出,吸烟者患慢性支气管炎的风险是不吸烟者的10倍以上,且吸烟量越大、吸烟年限越长,发病风险越高。
缺乏运动:长期缺乏运动的人,呼吸肌力量减弱,肺功能下降,机体免疫力降低,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从而诱发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例如,长期久坐不动的人群,其呼吸道清除异物的能力减弱,气道内易堆积分泌物,增加感染风险。
4.病史:有既往慢性支气管炎病史的患者,气道已经存在慢性炎症,气道结构和功能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当遇到上述感染、环境等诱因时,更容易出现急性发作。例如,既往多次发生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患者,其气道黏膜的损伤修复机制紊乱,炎症持续存在,急性发作的阈值降低。
四、过敏因素
1.过敏原暴露:部分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属于过敏体质,接触过敏原后可引起气道的过敏反应,导致气道炎症加重,诱发急性发作。常见的过敏原包括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例如,花粉季节时,过敏体质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接触花粉后,可出现打喷嚏、流涕、咳嗽加重等急性发作表现。相关研究发现,约20%-30%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与过敏因素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