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与肺结核在病变部位、形态、密度及周围改变上存在差异。肺炎可发生于肺任何部位,渗出性病变为片状云絮影、实变影呈高密度伴支气管充气征、结节影可单发或多发;肺结核好发于上叶尖后段等,有结节影、空洞影(厚壁、洞内少或有浅液平、周围有卫星灶)、肿块影(结核瘤)。肺炎渗出性病变中等密度、实变影密度较高但低于骨骼,周围可有间质改变、一般无卫星灶;肺结核结节影密度较高、空洞壁密度高洞内低、结核瘤密度不均有钙化,周围常可见卫星灶及纤维条索影,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表现有一定特点。
一、病变部位
肺炎:可发生于肺的任何部位,包括大叶、小叶或段性分布,也可呈散在的斑片状影。不同病原体引起的肺炎好发部位有一定差异,例如肺炎链球菌肺炎多累及肺大叶或肺段;而葡萄球菌肺炎的病变可呈多发性,易累及两肺下叶。年龄因素可能影响肺炎的好发部位,儿童肺炎有时更易出现双肺下叶受累。
肺结核:好发于上叶尖后段、下叶背段及后基底段。这与肺部的血液循环、通气等解剖生理特点有关,上叶尖后段等部位血流相对缓慢,有利于结核分枝杆菌的停留和繁殖。不同年龄的肺结核患者病变部位可能有一定特点,儿童肺结核有时下叶病变相对多见。
二、病变形态
肺炎:
渗出性病变:表现为片状或云絮状阴影,边缘模糊,密度较均匀,是由于炎症导致肺泡内液体渗出所致。例如细菌性肺炎早期多以渗出性改变为主,在CT上可见沿支气管分布的斑片状渗出影。对于不同性别,渗出性肺炎的影像表现并无明显性别差异,但在儿童中,由于其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渗出性病变可能发展较快。
实变影:呈高密度影,内部可见支气管充气征,常见于大叶性肺炎,如大叶性肺炎时某一肺叶或肺段呈均匀的高密度实变,CT下可见空气支气管征清晰显示。不同病原体引起的实变影在细节上可能有差异,例如病毒性肺炎的实变影相对淡薄一些。
结节状影:可为多发或单发的结节,大小不等,可见于肺炎支原体肺炎等,结节的形成与炎症引起的局部组织反应有关。年龄较小的儿童患肺炎时,结节状影相对较为常见,且可能合并其他改变。
肺结核:
结节影:可为粟粒状结节、增殖性结节等。粟粒型肺结核表现为两肺弥漫分布的粟粒状结节,大小一致,密度均匀;增殖性结节呈边缘清晰的结节影,密度较高,是结核病变处于增殖阶段的表现。不同年龄的肺结核结节影有不同特点,老年人肺结核的结节影有时可能不典型。
空洞影:结核空洞多为厚壁空洞,洞内多无液平或可有浅液平,洞壁较清楚,周围可有卫星灶。例如继发型肺结核常出现厚壁空洞,卫星灶是指在空洞周围存在的小的结核病灶,这是肺结核的典型表现之一。儿童肺结核的空洞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出现需高度重视。
肿块影:结核瘤是肺结核的一种特殊形态,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肿块,边界清楚,内部可有钙化,周围常有卫星灶。
三、病变密度
肺炎:渗出性病变密度多为中等密度,实变影密度较高,但一般低于骨骼密度。不同病原体导致的肺炎密度可能有差异,例如病毒性肺炎的渗出影密度相对肺炎链球菌肺炎稍低。在儿童肺炎中,由于其肺组织相对疏松,密度改变有时可能不如成人典型。
肺结核:结节影密度较高,可高于肺炎的渗出影;结核空洞壁密度较高,而空洞内密度较低;结核瘤的密度不均匀,可有钙化,钙化灶密度较高。老年人肺结核的病变密度可能因组织修复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其密度特点可能与年轻患者有差异。
四、周围改变
肺炎:周围肺组织可伴有不同程度的间质改变,如纹理增粗等。一般无卫星灶,但若为特殊病原体感染,如真菌性肺炎,周围可能有少量渗出或小结节。对于女性患者,肺炎周围改变在性别上无特殊差异,但孕期女性患肺炎时,周围改变需考虑妊娠对肺部血液循环等的影响,可能使炎症反应的表现有所不同。
肺结核:周围常可见卫星灶,即靠近病变的小的结核病灶。此外,结核病变可引起周围肺组织的纤维条索影,这是由于结核病变修复过程中纤维组织增生所致。儿童肺结核周围改变有时卫星灶可能不典型,需要结合临床仔细鉴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