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扩张病因复杂,包括感染因素(儿童时期严重呼吸道感染如百日咳、麻疹、肺炎等易引发,女性儿童、营养不良及居住环境拥挤儿童风险更高)、先天性因素(先天性支气管发育缺陷如先天性软骨发育不全、巨大气管-支气管症等致支气管壁结构异常,与遗传相关)、免疫缺陷(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患者易反复呼吸道感染引发)、气道阻塞(气道内异物、肿瘤等致远端支气管分泌物引流不畅)及其他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呼吸道、长期吸入有害气体或粉尘损伤支气管黏膜)。
感染因素:儿童时期的严重呼吸道感染,如百日咳、麻疹、肺炎等,是引起支气管扩张的常见原因。这些感染会导致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黏液分泌增加,进而引起支气管管壁的破坏和弹性减退。例如,百日咳杆菌感染可引起支气管壁的炎症和纤维化,使支气管发生不可逆的扩张。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更容易受到这些病原体的侵袭而引发感染相关的支气管扩张。女性在儿童时期若有严重呼吸道感染史,相对男性可能面临更高的支气管扩张风险,因为女性儿童的呼吸道生理结构和免疫反应特点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感染后的恢复过程。生活方式方面,儿童时期营养不良、居住环境拥挤等情况会增加呼吸道感染的几率,从而间接增加支气管扩张的发生风险。有呼吸道感染病史的儿童,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随着年龄增长,发生支气管扩张的可能性会显著升高。
先天性因素:先天性支气管发育缺陷,如先天性软骨发育不全、巨大气管-支气管症等,可导致支气管壁结构异常,容易发生扩张。先天性因素引起的支气管扩张往往在出生后或儿童早期就可能表现出相关症状。例如,先天性软骨发育不全的患儿,支气管软骨发育不良,支撑力减弱,容易出现支气管扩张。这种先天性因素导致的支气管扩张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若家族中有相关先天性疾病遗传史,后代患病风险会增加。对于有先天性支气管发育缺陷家族史的人群,在孕期进行相关产前筛查可能有助于早期发现潜在问题,但目前针对先天性支气管扩张的有效预防措施相对有限,主要依靠早期诊断和干预。
免疫缺陷: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进而引发支气管扩张。例如,常见的原发性丙种球蛋白缺乏症患者,体内抗体产生不足,对呼吸道病原体的清除能力减弱,容易导致反复的肺部感染,最终发展为支气管扩张。免疫缺陷人群的年龄跨度较大,从儿童到成人都可能发生。对于免疫缺陷的儿童,需要特别注意加强护理,避免接触感染源,同时及时进行免疫相关的治疗和干预,以降低呼吸道感染的发生频率,减少支气管扩张的发生风险。而对于成人免疫缺陷患者,同样需要积极治疗基础免疫疾病,预防呼吸道感染的反复发作。
气道阻塞:气道内的异物、肿瘤等可引起气道部分阻塞,导致远端支气管分泌物引流不畅,长期作用下引起支气管扩张。例如,儿童误吸异物后,如果未能及时取出,可能会导致远端支气管反复感染和扩张。气道阻塞的发生与年龄、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儿童由于好奇心强,容易发生误吸异物的情况,家长需要特别注意儿童的生活环境安全,避免儿童接触小的异物。对于有气道阻塞危险因素的人群,如长期吸烟的成人,气道内更容易产生分泌物和异物沉积,需要定期进行呼吸道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气道阻塞问题,降低支气管扩张的发生风险。
其他因素: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呼吸道,引起支气管扩张。此外,长期吸入有害气体或粉尘,如吸烟、空气污染等,也会损伤支气管黏膜,导致支气管防御功能下降,增加支气管扩张的发病几率。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年龄和性别分布较广,不同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在不同人群中的发病率有所差异。对于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需要密切关注呼吸道症状,定期进行肺部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支气管扩张并及时治疗。而对于长期吸烟的人群,无论男女,都需要认识到吸烟对呼吸道的严重危害,积极戒烟,改善生活环境,减少有害气体和粉尘的吸入,降低支气管扩张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