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肺炎需综合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判断,临床表现有呼吸频率增快、呼吸困难、口周青紫、拒奶呛奶等,体格检查可发现肺部听诊异常、呼吸音变化及体温异常等,辅助检查中血常规可看白细胞等情况,病原学检查可明确病原菌,胸部X线可显示肺部炎症阴影,有高危因素新生儿需密切观察及时就医评估以早期诊治改善预后。
一、临床表现观察
1.呼吸情况
呼吸频率增快:正常新生儿呼吸频率为40-60次/分钟,若新生儿呼吸频率持续大于60次/分钟,需警惕肺炎可能。这是因为肺部发生炎症时,气体交换受阻,机体通过加快呼吸频率来弥补气体交换不足。例如,早产儿由于呼吸系统发育不完善,发生肺炎时呼吸增快可能更为明显且容易被忽视。
呼吸困难表现:可能出现点头呼吸、鼻翼扇动、三凹征(即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在吸气时明显下陷)。点头呼吸是由于新生儿呼吸肌无力,吸气时胸廓扩张带动头部上下摆动;鼻翼扇动是为了增加气体进入量;三凹征则是呼吸肌用力吸气时胸腔内负压增加导致的胸廓局部凹陷。
2.一般状况
口周青紫:当新生儿肺部炎症影响气体交换,导致血氧饱和度下降时,会出现口周青紫现象。这是因为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加,使皮肤黏膜呈现青紫色。对于有早产史、低出生体重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口周青紫更应引起重视,因为这类新生儿自身抵抗力差,肺炎病情变化可能更快。
拒奶、呛奶:新生儿患肺炎时,由于呼吸不畅,可能会出现拒奶,表现为喂奶时不主动含接乳头,吃奶量明显减少;或者在吃奶过程中出现呛奶,即奶液从口腔反流至气道。这是因为呼吸与吞咽动作不协调,炎症刺激也可能影响消化道功能。
二、体格检查发现
1.肺部体征
听诊异常:医生用听诊器听诊肺部时,可能会听到湿啰音,湿啰音是由于炎症导致肺泡内有渗出物,气体通过渗出物时形成的水泡破裂声。不同类型的肺炎湿啰音特点可能有所不同,如支气管肺炎多为细湿啰音,且以双肺底及脊柱旁较多;而大叶性肺炎早期可能听诊呼吸音减弱,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管状呼吸音等。
呼吸音变化:还可能出现呼吸音粗糙、减低等情况。呼吸音粗糙是因为气道内分泌物增多或气道黏膜肿胀,影响了空气正常通过气道产生的声音;呼吸音减低则是由于肺部炎症导致肺组织含气量减少或胸腔积液等原因。
2.其他体征
体温变化:部分新生儿肺炎可能伴有体温异常,有的表现为发热,有的则体温不升。发热是机体对炎症的一种防御反应,但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肺炎时可能出现体温不升,这往往提示病情较重,因为体温不升可能意味着感染严重、机体抵抗力低下。
三、辅助检查支持
1.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白细胞计数可升高、正常或降低。如果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提示可能存在细菌感染性肺炎;而病毒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可能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比例可能相对增高。例如,细菌性肺炎常见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增高,C-反应蛋白(CRP)也会升高;病毒性肺炎时CRP一般正常或轻度升高。
2.病原学检查
痰液或气管分泌物培养:通过采集新生儿的痰液或气管分泌物进行培养,可明确病原菌。如果培养出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可诊断为细菌性肺炎;若培养出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则提示病毒性肺炎。对于有宫内感染可能的新生儿,还可进行血培养及羊水、胎盘培养,以帮助明确病原体。
3.胸部X线检查
影像学表现:胸部X线可显示肺部炎症阴影。不同类型肺炎的X线表现有所差异,如支气管肺炎表现为两肺下野、中内带出现大小不等的点片状阴影,或融合成大片状阴影;大叶性肺炎则表现为肺段或肺叶均匀性密度增高阴影。通过胸部X线检查可以直观地了解肺部病变的部位、范围等情况,有助于肺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新生儿肺炎的判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等多方面因素。对于有高危因素(如早产、窒息、母亲孕期有感染等)的新生儿,更要密切观察,一旦怀疑肺炎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评估,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