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血栓超声表现包括二维超声(静脉管径变化、血栓回声)、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信号情况、血流充盈缺损)、脉冲多普勒超声(血流频谱改变);不同类型下肢静脉血栓有中央型(累及髂-股静脉)、周围型(累及小腿静脉)、混合型(兼具中央型和周围型表现)的超声特点;特殊人群下肢静脉血栓超声表现有儿童(血管细,表现不典型)、老年(回声等可能不同)、妊娠期(受生理变化影响,检查需注意安全)的特点。
静脉管径变化: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时,静脉管径通常会增宽。正常下肢静脉管径有一定范围,例如股静脉正常管径约1-1.5cm,腘静脉正常管径约0.8-1.2cm,当发生血栓时,管径可明显超过正常范围,这是因为血栓占据了血管腔,导致血管扩张。
血栓回声:急性期血栓多为低回声或无回声,这是由于血栓内主要是血液成分,超声表现为相对均匀的低回声;慢性期血栓回声可增强,因为血栓逐渐机化,内部纤维组织增多,超声上呈现为较强回声。
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
血流信号情况:完全性血栓形成时,血管内无血流信号显示,彩色多普勒上表现为相应静脉区域无彩色血流充盈;部分性血栓时,可见血管内有部分彩色血流通过,但血流信号会变细、变窄,血流速度可能减慢。
血流充盈缺损:在彩色多普勒图像上,可清晰看到血管内有充盈缺损区,这是血栓存在的直接征象,缺损区无彩色血流通过,与周围正常的彩色血流形成鲜明对比。
脉冲多普勒超声表现
血流频谱改变:正常下肢静脉血流频谱具有随呼吸变化的特点,即乏氏试验时血流短暂反流。当存在血栓时,脉冲多普勒可检测到血流频谱异常,如血流速度减慢,严重血栓形成时可出现血流信号消失,频谱无法检测到正常的静脉血流频谱形态。
不同类型下肢静脉血栓的超声特点
中央型下肢静脉血栓
主要累及髂-股静脉,二维超声可见髂-股静脉管径明显增宽,管腔内充满低回声或等回声血栓。彩色多普勒显示髂-股静脉区域无血流信号或仅有少量血流通过,脉冲多普勒检测不到正常的静脉血流频谱,多表现为低速、低幅的血流信号。
周围型下肢静脉血栓
主要累及小腿静脉,包括胫前静脉、胫后静脉和腓静脉等。二维超声可见小腿静脉内有血栓形成,血栓回声特点因病程不同而异,急性期多为低回声,慢性期可为较强回声。彩色多普勒显示相应小腿静脉内血流信号部分或完全消失,脉冲多普勒检测小腿静脉血流频谱异常,血流速度减慢。
混合型下肢静脉血栓
兼具中央型和周围型的超声表现,即髂-股静脉及小腿静脉均有血栓存在,二维超声可见整个下肢深静脉系统管径增宽,管腔内充满血栓回声,彩色多普勒显示整个下肢深静脉区域血流信号明显减少或消失,脉冲多普勒检测整个下肢深静脉系统血流频谱异常,血流速度显著减慢。
特殊人群下肢静脉血栓超声表现特点
儿童下肢静脉血栓
儿童下肢静脉血栓相对少见,但超声表现有其特点。儿童血管较细,血栓形成后二维超声显示静脉管径增宽可能不如成人明显,但仍可观察到静脉内异常回声。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信号减少或消失,脉冲多普勒检测血流频谱异常,由于儿童配合度相对较差,超声检查时需要更轻柔的操作,并且要仔细观察静脉的细微结构变化。
老年下肢静脉血栓
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超声表现上,老年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回声特点可能因机体代谢等因素与中青年有所不同,慢性期血栓回声可能更增强。彩色多普勒和脉冲多普勒表现与一般人群类似,但需要结合老年患者的基础疾病情况综合判断,因为基础疾病可能影响下肢静脉的血流状态等。
妊娠期下肢静脉血栓
妊娠期女性由于生理变化,如血容量增加、激素水平变化等,容易发生下肢静脉血栓。超声表现上,静脉管径增宽情况可能与非妊娠期有所不同,血栓回声特点也可能受孕期影响。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信号改变,脉冲多普勒检测血流频谱异常,由于妊娠期的特殊性,超声检查时要注意检查的安全性,尽量减少超声检查的辐射影响,但为了明确诊断,必要的超声检查是可行的,并且要关注胎儿的情况与下肢静脉血栓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