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肺病是长期吸入大量含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引起的以肺部广泛结节性纤维化为主的疾病,病因主要是粉尘暴露,发病机制是粉尘致巨噬细胞及炎症反应致肺纤维化,临床表现有早晚期症状和体征,诊断靠职业史采集、胸部影像学及肺功能检查,治疗无根治方法,包括一般、药物、对症治疗,预防需职业防护、健康监护、改善工作环境。
一、矽肺病的定义
矽肺病又称硅沉着病,是由于长期吸入大量含游离二氧化硅粉尘所引起,以肺部广泛的结节性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二、病因
(一)粉尘暴露
1.职业因素:在采矿、采石场作业,以及在石英加工、陶瓷制造等行业工作的人群,长期接触含有二氧化硅的粉尘,是罹患矽肺病的主要原因。例如,长期在没有良好防护措施的石英砂矿开采环境中工作的工人,吸入大量二氧化硅粉尘的风险极高。
2.生活环境因素:在一些特定的生活环境中,如长期接触含有二氧化硅的建筑粉尘等,也可能会增加患病风险,但相对职业因素来说,概率较低。
三、发病机制
当人体吸入含二氧化硅的粉尘后,粉尘被吸入肺部,肺泡中的巨噬细胞吞噬粉尘,但二氧化硅会破坏巨噬细胞的溶酶体膜,使溶酶体中的水解酶释放,导致巨噬细胞死亡并释放出粉尘,又会激活更多的巨噬细胞,这些被激活的巨噬细胞会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引起肺部的炎症反应,随后逐渐形成纤维组织增生,导致肺组织纤维化,影响肺的正常功能。
四、临床表现
(一)症状
1.早期症状: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微的咳嗽、咳痰等表现,容易被忽视。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咳痰一般为少量白色黏痰。
2.进展期症状: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胸闷、气短,且进行性加重。患者活动后气短明显,严重时休息时也会感到气短。还可能伴有胸痛、乏力、消瘦等症状。如果合并肺部感染,会出现发热、咳嗽加剧、咳痰增多且可变为脓性痰等表现。
(二)体征
早期体征不明显,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会出现呼吸音减弱,两肺底可闻及干湿啰音等。晚期患者可能出现发绀、杵状指(趾)等表现。
五、诊断
(一)职业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的职业接触史,包括从事的职业、接触粉尘的时间、工作环境中粉尘的浓度等情况,这是诊断矽肺病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胸部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是诊断矽肺病的常用方法之一。早期矽肺病X线表现为肺纹理增多、增粗,逐渐出现圆形或类圆形小阴影,随着病情进展,小阴影增多、增大,并可融合成大阴影等。
2.CT检查:对于早期矽肺病的诊断比X线更敏感,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肺部病变的细节,有助于早期发现肺部的细微改变。
(三)肺功能检查
矽肺病患者会出现肺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肺容积减少、肺顺应性降低、通气功能障碍等。例如,用力肺活量(FVC)、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等指标会下降,肺弥散功能也会减退。
六、治疗与预防
(一)治疗
目前对于矽肺病还没有根治的方法,治疗主要是缓解症状、延缓病情进展、防治并发症等。
1.一般治疗:包括脱离粉尘作业环境,休息,加强营养支持等。让患者脱离粉尘暴露的工作或生活环境,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同时,给予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丰富的饮食,增强患者机体抵抗力。
2.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克矽平、汉防己甲素等,这些药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延缓矽肺病变的进展,但具体用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3.对症治疗:如果患者出现咳嗽、咳痰,可给予止咳祛痰药物;如果合并肺部感染,根据病原菌选用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二)预防
1.职业防护:在粉尘作业的行业中,严格执行职业卫生标准,加强防护措施。如工人应佩戴符合标准的防尘口罩,工作场所要配备良好的通风除尘设备,降低工作环境中的粉尘浓度。
2.健康监护:对于从事粉尘作业的人群,要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包括胸部影像学检查、肺功能检查等,以便早期发现矽肺病变,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3.改善工作环境:企业等单位要不断改进生产工艺,采用自动化、密闭化生产等方式,减少粉尘的产生和扩散,从源头上降低工人接触粉尘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