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肝癌可从多方面入手,包括接种乙肝疫苗降低HBV感染致肝癌风险;有高危因素人群定期筛查甲胎蛋白和肝脏超声;保持合理饮食(多蔬果、少高脂高糖腌制烟熏油炸食品)、适量运动、戒烟限酒;控制慢性乙肝、丙肝及肝硬化等基础疾病;儿童要关注特殊情况并接种乙肝疫苗,女性避免滥用药物、孕期注意健康,老年人注重健康生活方式与定期体检等。
一、接种疫苗
乙肝疫苗接种是预防肝癌的重要措施之一,尤其是乙肝病毒(HBV)感染高风险人群,如新生儿、HBV携带者的家庭成员等。乙肝疫苗能有效降低HBV感染率,从而减少因HBV感染导致的肝硬化、肝癌的发生风险。大量研究表明,接种乙肝疫苗后,人群的乙肝感染率显著下降,相关肝癌的发生率也随之降低。
二、定期筛查
对于有肝癌高危因素的人群,如慢性乙肝或丙肝患者、肝硬化患者、有肝癌家族史者等,应定期进行甲胎蛋白(AFP)检测和肝脏超声检查。一般建议至少每6个月进行一次相关检查。甲胎蛋白是一种糖蛋白,在肝癌患者血清中含量会明显升高,结合肝脏超声检查可以早期发现肝癌病变,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提高肝癌的治愈率。
三、健康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
均衡饮食,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的摄入。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保护肝脏细胞。例如,十字花科蔬菜(如西兰花、卷心菜等)含有吲哚类化合物,可能对肝脏有保护作用;水果中的维生素C等抗氧化剂能减少自由基对肝细胞的损伤。
减少高脂肪、高糖和腌制、烟熏、油炸食品的摄入。长期大量食用高脂肪、高糖食物可能导致肥胖、脂肪肝等,增加肝癌发生风险;腌制、烟熏、油炸食品中含有较多的致癌物质,如亚硝酸盐、多环芳烃等,长期食用会对肝脏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适量运动:
保持适量的体育锻炼,如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像快走、慢跑、游泳等。运动可以控制体重,避免肥胖,降低脂肪肝的发生几率,进而减少肝癌的发生风险。运动还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有助于机体抵抗疾病,包括预防肝癌。
戒烟限酒:
吸烟是多种癌症的危险因素,包括肝癌。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会损害肝脏细胞,增加肝癌发生的可能性,所以应坚决戒烟。
过量饮酒会导致酒精性肝病,如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等,而这些肝病进一步发展为肝癌的风险较高。因此,应限制饮酒量,男性每日饮酒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
四、控制基础疾病
对于患有慢性乙肝或丙肝的患者,应积极接受规范的抗病毒治疗。例如,慢性乙肝患者可根据病情使用核苷(酸)类似物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延缓疾病进展;慢性丙肝患者可采用直接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清除丙肝病毒,减少肝脏炎症和纤维化,降低肝癌发生风险。对于肝硬化患者,同样需要积极治疗基础病因,如乙肝或丙肝相关肝硬化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同时还要注意防治肝硬化的并发症,如腹水、上消化道出血等,定期监测病情变化,预防肝癌的发生。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肝癌相对较少见,但如果有家族遗传代谢性肝病等特殊情况,家长应密切关注儿童健康状况,定期带儿童进行体检,如肝功能检查等。同时,要确保儿童接种乙肝疫苗,从源头降低乙肝感染导致肝癌的风险。
女性:女性在日常生活中除了遵循上述一般预防措施外,要注意避免滥用药物,一些药物可能对肝脏有损害,如某些抗生素、抗结核药物等,如需使用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此外,女性在孕期要注意自身健康,预防孕期相关的肝脏疾病,因为孕期肝脏负担加重,若有基础肝病可能会加重病情,增加后续肝癌发生风险。
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肝脏的代谢和解毒功能也会减弱。老年人应更加注重健康生活方式,如适度运动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方式和强度,避免过度运动对身体造成损伤;饮食上要更加注意营养均衡,易于消化吸收;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肝脏相关的小问题,因为老年人肝癌的发生可能与多种慢性疾病累积有关,早期发现和干预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