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的诊断需通过病史采集了解相关信息,观察临床表现包括不同年龄性别差异的症状,体格检查有腹部及直肠指检等,实验室检查有血常规、粪便隐血试验等,影像学检查有结肠镜、X线钡剂灌肠、CT、MRI等,病理活检是确诊金标准,各检查从不同方面为结肠癌诊断提供依据。
一、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是结肠癌诊断的重要起始步骤。需要了解患者的年龄、性别相关特点,比如中老年人群患结肠癌的风险相对较高,男性和女性在结肠癌的发病及症状表现上可能存在一定差异。同时,要询问患者的生活方式,如是否有长期高脂、低纤维饮食,是否有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这些生活方式因素与结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还要关注患者既往病史,有无肠道慢性疾病史等。例如,有溃疡性结肠炎等慢性肠道炎症病史的患者,患结肠癌的风险会增加。
二、临床表现观察
1.症状表现
早期结肠癌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排便习惯改变,如腹泻、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大便性状改变,可出现便血,多为暗红色或鲜红色血便,血与大便混合;还可能有腹痛,多为隐痛或胀痛,部位不固定。
中晚期患者可能出现腹部肿块,质地较硬,表面不光滑,活动度差;还可能有贫血、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这是由于肿瘤消耗及慢性失血等原因导致。
2.不同年龄、性别差异:对于儿童结肠癌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忽视;女性患者在某些症状表现上可能与男性有细微差别,但总体症状表现还是以肠道相关症状为主。
三、体格检查
1.腹部检查
医生会进行腹部触诊,了解腹部有无压痛、肿块等情况。如果有结肠癌,可能在腹部触及到肿块。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腹部触诊要更加轻柔,避免引起患儿不适;对于老年患者,要注意其腹部肌肉松弛等特点对触诊结果的影响。
还会进行听诊,了解肠道蠕动情况,结肠癌患者可能出现肠道蠕动异常等情况。
2.直肠指检:这是诊断结肠癌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对于低位结肠癌,直肠指检可以触及肿块,了解肿块的部位、大小、质地及活动度等情况。不同性别在直肠指检时需注意解剖结构的一般性差异,但主要是通过指检来发现直肠部位的病变。
四、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可发现患者是否有贫血情况,结肠癌患者由于慢性失血等原因,常出现血红蛋白降低,红细胞计数减少等表现。对于儿童,血常规检查要关注其正常参考值范围与成人的差异;对于老年患者,要结合其基础健康状况来综合判断贫血的意义。
2.粪便隐血试验
粪便隐血试验阳性对于发现消化道出血有重要意义,结肠癌患者粪便中可能有微量出血,导致粪便隐血试验阳性。但要注意假阳性情况,如饮食中摄入大量含铁丰富的食物等可能导致假阳性,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五、影像学检查
1.结肠镜检查
结肠镜检查是诊断结肠癌最直接、重要的方法。通过结肠镜可以直接观察肠道内病变的形态、部位、大小等情况,并且可以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活检,以明确病变的性质。对于不同年龄患者,儿童进行结肠镜检查需要选择合适型号的内镜,操作时要更加谨慎;对于老年患者,要评估其心肺功能等情况,确保检查安全。
2.X线钡剂灌肠检查
可以观察肠道的形态,发现肠道内的充盈缺损、龛影等病变情况,有助于结肠癌的诊断。但相对结肠镜检查,其准确性稍低,不过对于一些不能耐受结肠镜检查的患者是一种替代检查方法。
3.CT检查
有助于了解结肠癌病变的范围、有无周围组织侵犯及转移情况等。例如,可以发现肝脏等远处转移病灶。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进行CT检查要注意辐射剂量的控制;对于老年患者,要考虑其肾功能等情况,因为造影剂可能对肾功能有一定影响。
4.MRI检查
在评估结肠癌的肿瘤分期等方面有一定优势,对于盆腔等部位的病变观察较为清晰。同样要考虑不同年龄和身体状况患者的检查安全性等问题。
六、病理活检
通过结肠镜或其他途径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活检,是确诊结肠癌的金标准。病理检查可以明确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等,为后续的治疗方案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