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有神经系统局部症状如言语障碍、肢体无力、感觉异常,还有头晕、视物模糊等非特异性前兆;急性脑血栓形成有逐渐加重的神经系统症状如进行性肢体无力、进行性言语障碍,还有头痛、意识改变等相关表现,有基础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人群出现上述异常应及时就医。
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相关前兆症状
(一)神经系统局部症状
1.言语障碍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都可能出现,表现为说话含糊不清,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例如,原本能流畅交流的人,突然出现说话磕磕巴巴,不能完整说出想要表达的语句。这是因为脑部负责语言功能的区域血液供应短暂异常,影响了语言中枢的正常功能。
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史的人群,由于血管病变风险较高,更易出现此类言语障碍的前兆。
2.肢体无力
可表现为单侧肢体无力,如单侧手臂不能正常抬起、握力下降,或者单侧腿部行走时无力、拖曳。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可能发生,性别上无明显差异。比如,患者突然发现拿东西时,单侧手使不上劲,东西掉落。这是由于脑部支配肢体运动的区域供血不足,导致肢体运动功能短暂受影响。
长期吸烟、饮酒、有高脂血症病史的人群,血管内皮易受损,血液黏稠度增加,更易出现肢体无力的短暂脑缺血发作前兆。
3.感觉异常
会出现单侧肢体的麻木感,如面部、手部或腿部的麻木,有时还可能伴有针刺样感觉。各年龄段和性别均可发生,有动脉硬化病史的人群相对更易出现。例如,患者感觉半边脸像被轻轻针扎一样,或者手部有麻木感,持续一段时间后可缓解。这是因为脑部感觉传导通路的血液供应短暂改变,影响了感觉的正常传导。
(二)其他非特异性前兆
1.头晕
各个年龄段和性别都可能出现,表现为头部昏沉、眩晕感,有时可伴有站立不稳。有颈椎病、低血压等病史的人群更易在脑缺血发作前出现头晕。比如,原本血压正常的人,突然出现无明显诱因的头晕,且持续时间较长,就要警惕可能是脑血栓前兆。这是由于脑部血液供应短暂不足,影响了平衡觉和空间觉的相关中枢功能。
2.视物模糊
可表现为单眼或双眼视力短暂模糊,看东西不清楚。不同年龄和性别均可发生,有眼部血管病变或高血压等病史的人群更易出现。例如,患者突然发现眼前物体模糊,像蒙了一层雾一样,但不久又恢复正常。这是因为脑部负责视觉处理的区域血液供应短暂异常,影响了视觉信号的传递和处理。
二、急性脑血栓形成相关前兆症状
(一)逐渐加重的神经系统症状
1.进行性肢体无力
随着时间推移,单侧肢体无力症状逐渐加重。比如一开始只是单侧手臂稍微无力,之后逐渐发展到无法抬起,单侧腿部行走越来越困难。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有脑血管病家族史的人群风险相对更高。这是因为脑部血管内血栓逐渐形成,堵塞血管,导致相应区域脑组织缺血、缺氧,且损伤范围逐渐扩大,从而使肢体无力症状进行性加重。
2.进行性言语障碍
言语不清的症状会逐渐加重,从最初的说话稍有不利索,发展到后来难以正常交流。不同性别和年龄均可出现,有长期大量饮酒导致脑损伤风险的人群更易出现这种进行性加重的言语障碍。因为血栓形成过程中,语言中枢区域的血液供应持续受到影响,损伤不断进展。
(二)其他相关表现
1.头痛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头痛症状,疼痛程度和性质因人而异。有偏头痛病史的人群在脑血栓前兆时头痛表现可能与以往不同。比如原本是偏头痛的患者,突然出现性质改变的头痛,伴有上述神经系统症状时,要高度警惕脑血栓。这是因为脑部血管病变导致颅内血管舒缩功能紊乱等原因引起头痛。
2.意识改变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轻度的意识改变,如精神萎靡、嗜睡等。老年人相对更易出现,有认知功能减退基础病史的人群风险更高。这是由于脑部重要功能区域供血严重不足,影响了大脑的正常意识维持功能。
脑血栓的前兆症状多样,一旦出现上述任何异常表现,尤其是有基础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等)的人群,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降低脑血栓的发生风险和减轻后续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