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疾病与急性脑梗死的鉴别要点不同,脑出血多有高血压病史,起病急骤,颅高压症状明显,头颅CT见高密度影;脑栓塞多有心脏病史,起病更急骤,数秒至数分钟达高峰,心脏超声等可发现异常栓子;颅内占位病变病情进行性加重,颅高压症状明显,头颅CT或MRI有占位性病变;低血糖昏迷多有糖尿病病史,有交感神经兴奋表现,测血糖可鉴别;硬膜下血肿多有头部外伤史,头颅CT见颅骨内板下新月形或半月形影,不同人群鉴别时需结合自身特点综合判断。
一、脑出血
1.鉴别要点:
病史方面:脑出血多有高血压病史,急性脑梗死部分患者也可能有高血压,但脑出血患者发病更急骤,常在活动中起病,而脑梗死可在安静或睡眠中发病。
症状表现:脑出血患者头痛、呕吐等颅高压症状较明显,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神经系统定位体征明显;脑梗死患者头痛、呕吐相对较轻,意识障碍相对较少见,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因梗死部位不同而有差异,但一般不如脑出血那么迅速出现明显的局灶性体征。
影像学检查:头颅CT是最快速的鉴别方法,脑出血在CT上表现为高密度影,而急性脑梗死在发病24小时内CT可能无明显异常,24小时后可出现低密度梗死灶。对于年龄较大且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更需通过CT快速区分。
二、脑栓塞
1.鉴别要点:
病史方面:脑栓塞患者多有心脏病史,如心房颤动、风湿性心脏病等,栓子来源明确;急性脑梗死中部分心源性脑梗死可能与心房颤动等有关,但脑栓塞起病更急骤,数秒至数分钟内症状达高峰,而脑梗死多在数小时至数天内症状逐渐达到高峰。
症状表现:两者神经系统症状相似,但脑栓塞因栓子突然堵塞血管,病情往往更急重;从影像学检查看,头颅CT表现与脑梗死相似,但病因不同,脑栓塞患者心脏超声等检查可能发现心脏内异常栓子。对于有心脏病史的患者,要考虑脑栓塞可能。
三、颅内占位病变
1.鉴别要点:
病史方面:颅内占位病变患者病情呈进行性加重,可能有长期头痛、呕吐等颅高压症状逐渐加重,而急性脑梗死病情在起病后一段时间内相对稳定(大面积脑梗死除外);但部分颅内占位病变可能突然出血等情况类似脑出血表现。
症状表现:颅内占位病变除有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外,颅高压症状进行性加重更明显,可伴有视力下降等表现;头颅CT或MRI检查可发现颅内占位性病变,而急性脑梗死头颅CT或MRI有相应梗死灶表现。对于有逐渐加重的神经系统症状且颅高压症状明显的患者,需考虑颅内占位病变可能,尤其要通过影像学检查鉴别。
四、低血糖昏迷
1.鉴别要点:
病史方面:低血糖昏迷患者多有糖尿病病史,且有使用降糖药物不当、进食过少等情况;急性脑梗死患者一般无低血糖相关病史。
症状表现:低血糖昏迷患者可出现多汗、心悸、手抖等交感神经兴奋表现,神经系统症状可能有精神症状、抽搐等,快速测血糖可发现血糖明显降低;而急性脑梗死血糖多正常,通过血糖检测可快速鉴别。对于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要注意区分低血糖昏迷和急性脑梗死。
五、硬膜下血肿
1.鉴别要点:
病史方面:硬膜下血肿患者多有头部外伤史,尤其是轻微头部外伤史;急性脑梗死患者多无明显头部外伤史。
症状表现:硬膜下血肿患者可有慢性头痛、呕吐等逐渐加重的颅高压表现,也可急性起病类似脑出血表现,头颅CT可见颅骨内板下新月形或半月形低密度或高密度影;急性脑梗死头颅CT有相应梗死灶表现,通过头颅CT可鉴别。对于有头部外伤史的患者,需考虑硬膜下血肿可能。
特殊人群方面,老年人由于基础疾病多,在鉴别时需更全面考虑。比如老年患者有高血压同时又有低血糖诱因时,要同时排查低血糖昏迷和急性脑梗死;儿童较少发生急性脑梗死,但如果有先天性心脏病等情况发生脑栓塞时需与其他儿童神经系统疾病鉴别,儿童颅内占位病变相对较少,但也需考虑,在鉴别时要依据儿童的生理特点和相关检查来准确区分。女性患者在疾病鉴别上无特殊性别差异,但需结合其自身的基础疾病等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如女性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昏迷的风险需关注,在鉴别时要详细询问病史和进行相关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