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咽炎是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发病部位在咽部,由多种原因引起,症状有咽部不适、刺激性咳嗽等,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和电子喉镜检查,治疗以消除病因和对症治疗为主;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发病部位在气管和支气管,由多种因素引起,症状有咳嗽、咳痰、喘息等,检查包括血常规、胸部X线或CT检查,治疗急性发作期以控制感染、祛痰、镇咳、平喘为主,不同人群治疗各有注意事项。
一、定义与发病部位
慢性咽炎:是指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病变主要在咽部。可由急性咽炎反复发作、各种鼻病及呼吸道慢性炎症等原因引起,年龄方面各年龄段均可发病,生活方式上长期吸烟、饮酒、过度用嗓等人群易患,病史方面有急性咽炎迁延不愈等病史者易发病。
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发病部位主要在气管和支气管。可由感染(如病毒、细菌等感染)、吸烟、空气污染、过敏等因素引起,各年龄均可发病,长期吸烟的人群、接触有害粉尘或化学物质的人群等易患,有呼吸道感染病史等人群易发病。
二、症状表现
慢性咽炎:主要症状有咽部不适感,如异物感、灼热感、干燥感等,还可有轻微疼痛,常有刺激性咳嗽,晨起时可出现频繁的刺激性咳嗽,伴恶心,一般无痰或仅有少量黏痰。不同年龄人群症状表现可能无明显差异,但儿童可能表达不清咽部不适,需家长留意其是否有频繁清嗓等行为;女性在经期或孕期可能因激素变化等因素使咽部不适症状稍有变化;有长期吸烟史的患者咽部不适症状往往更明显。
支气管炎:主要症状为咳嗽,起初为干咳,以后逐渐有痰,急性发作期痰量增多,可为黏液痰或脓性痰,部分患者可伴有喘息、气急等症状。不同年龄患者症状有差异,儿童支气管炎可能咳嗽症状相对更剧烈,且因咳嗽反射较弱,排痰相对困难;老年人支气管炎患者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肺疾病等,所以喘息、气急等症状可能更突出;女性患者在非特殊时期症状表现与男性无明显差异,但孕期或经期可能因身体状况影响,使咳嗽等症状的严重程度有所不同;有过敏病史的支气管炎患者接触过敏原后症状往往会加重。
三、检查方法
慢性咽炎:
体格检查:医生会观察咽部黏膜情况,可见咽部黏膜慢性充血,血管扩张,呈暗红色,咽后壁可有散在淋巴滤泡增生,有时融合成片状。
电子喉镜检查:能更清晰地观察咽部结构,可发现黏膜病变的细微情况,有助于与其他咽部疾病鉴别。不同年龄人群检查时操作略有不同,儿童可能需要在镇静下进行电子喉镜检查,要注意检查过程中的安抚,减少其恐惧心理;老年人检查时要注意其配合度,可能需要缓慢操作。
支气管炎:
血常规检查: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病毒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多正常或偏低。
胸部X线或CT检查:早期胸部X线可无明显异常,反复发作后可见肺纹理增粗、紊乱等改变;CT检查对于明确支气管病变情况更清晰,尤其对一些不典型病例或合并其他肺部病变的情况有更好的诊断价值。儿童进行胸部X线检查时要注意辐射防护,老年人进行CT检查时要考虑其肾功能等情况,有对比剂过敏史的要提前告知医生。
四、治疗原则
慢性咽炎:以消除病因为主,如戒烟戒酒,积极治疗鼻和鼻咽部慢性炎症等。可使用含漱液(如复方硼砂含漱液)、含片(如碘喉片)等对症治疗。不同人群治疗时需注意,儿童使用含漱液等要避免误吞,可选择儿童适用的含片;老年人用药要考虑药物相互作用等情况,选择相对安全的药物;女性在孕期或哺乳期用药要谨慎,需咨询医生后使用。
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以控制感染、祛痰、镇咳、平喘为主。如有细菌感染证据可使用抗生素,常用的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祛痰药物可用溴己新等,平喘药物可用氨茶碱等。儿童支气管炎治疗时要特别注意药物的选择和剂量,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老年人用药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因为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药物代谢减慢;女性患者在孕期或经期用药要权衡利弊,咨询医生后决定是否用药及选择合适药物;有过敏史的患者使用可能引起过敏的药物时要格外小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