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支气管扩张是由多种因素致支气管变形持久扩张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有慢性咳嗽大量脓痰、反复咯血、反复肺部感染等表现,可通过胸部影像学、肺功能检查诊断,治疗包括控制感染、清除气道分泌物、手术治疗,日常需调整生活方式、监测病情,需长期管理以提高生活质量、延缓病情进展。
一、严重支气管扩张的含义
严重支气管扩张是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是由于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慢性化脓性炎症和纤维化,使支气管壁的肌肉和弹性组织破坏,导致支气管变形及持久扩张。其发病原因与多种因素有关,比如婴幼儿期有过严重的呼吸道感染,像百日咳、麻疹、肺炎等,这些感染会损伤支气管黏膜,影响支气管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从而增加支气管扩张的发病风险;还有先天性的支气管发育异常,也可能引发严重支气管扩张。
二、严重支气管扩张的临床表现
1.慢性咳嗽、大量脓痰:咳嗽往往比较剧烈,痰量较多,每天可达数百毫升,痰液多呈脓性,若有厌氧菌感染,还会有臭味。不同年龄、不同病情程度的患者,痰量可能有所差异,一般来说,病情越严重,痰量可能越多。比如一些长期患病且病情较重的患者,每天痰量可超过100毫升。
2.反复咯血:部分患者会出现反复咯血的情况,咯血量可多可少,少量咯血仅表现为痰中带血,大量咯血时可能会危及生命。咯血的发生机制主要是病变部位的支气管动脉扩张破裂。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能因为血管弹性等因素,咯血风险相对更高一些。
3.反复肺部感染:由于支气管扩张部位的引流不畅,容易发生反复的肺部感染,患者会出现发热、咳嗽加剧、痰量增多且变脓性等症状。儿童患者因为免疫系统发育还不完善,反复肺部感染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
三、严重支气管扩张的诊断方法
1.胸部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可见支气管壁增厚,呈现“轨道征”,或者卷发状阴影等,但对于一些早期或者病变不典型的严重支气管扩张可能显示不够清晰。
胸部CT:是诊断支气管扩张的重要检查方法,能够清晰地显示支气管扩张的部位、范围和形态,可发现直径小于2毫米的小支气管病变,对严重支气管扩张的诊断准确率较高。
2.肺功能检查:可评估患者的通气功能,严重支气管扩张患者可能会出现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或者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表现为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下降等情况,对于了解患者的肺功能受损程度有重要意义。
四、严重支气管扩张的治疗措施
1.控制感染:根据痰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如存在细菌感染时可选用阿莫西林、头孢菌素等抗生素来控制感染,减轻炎症反应,这对于缓解患者的症状、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非常重要。
2.清除气道分泌物
体位引流:根据病变部位采取不同的体位,促进痰液排出,比如病变位于上叶的患者可采取坐位或半坐位引流,病变位于下叶的患者可采取头低脚高位引流等。但对于年老体弱、呼吸困难明显等情况的患者,体位引流要谨慎操作,避免发生意外。
祛痰药物:使用氨溴索等祛痰药物,稀释痰液,便于痰液排出。儿童患者使用祛痰药物时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安全性,因为儿童的肝肾功能发育尚未完全成熟。
3.手术治疗:对于病变局限、反复大咯血且经内科治疗无效的严重支气管扩张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肺叶切除术等,但手术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需要严格评估患者的病情等情况。
五、严重支气管扩张的日常管理
1.生活方式调整
休息与活动: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但也可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如散步等,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年老体弱的患者活动时要有人陪伴,防止发生意外。
饮食: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饮食,以补充机体消耗,提高机体免疫力。比如多吃瘦肉、鸡蛋、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等。儿童患者要保证营养的均衡摄入,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求。
2.病情监测:患者要密切关注自己的症状变化,如咳嗽、咳痰、咯血等情况,如果症状加重要及时就医。定期复查胸部CT等检查,了解病情的变化情况。
严重支气管扩张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疾病,患者要积极配合治疗,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日常管理,以提高生活质量,延缓病情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