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的诊断需通过多方面检查,包括体格检查(一般状况和神经系统检查)、实验室检查(血液、前庭功能相关)、影像学检查(头颅CT、MRI、颈部血管超声)、前庭功能检查(眼震电图、平衡功能检查)及其他检查(心电图、过敏原检测),不同年龄人群各项检查有不同特点及意义。
一、体格检查
1.一般状况检查:包括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体温)检查,血压异常可能提示高血压或低血压相关头晕,心率失常也可能引发头晕,不同年龄人群正常生命体征范围不同,例如儿童和成人的血压正常范围就有差异,老年人由于血管弹性变化等因素,血压波动更需关注;呼吸频率异常可能与呼吸系统疾病导致的缺氧进而引起头晕有关。
2.神经系统检查:重点检查神志、精神状态、cranialnerve(颅神经)、肌力、肌张力、腱反射、病理反射等。例如,若存在单侧肢体肌力下降等神经系统体征,可能提示脑血管疾病等导致的头晕。不同年龄人群神经系统表现有差异,儿童神经系统发育未完善,一些异常表现需要结合儿童发育阶段来判断是否正常。
二、实验室检查
1.血液检查
血常规:可了解是否存在贫血,贫血会导致携氧能力下降,引起头晕。不同年龄人群贫血的判断标准不同,儿童由于生长发育的特点,贫血的诊断标准与成人有差异,例如婴儿期血红蛋白低于110g/L可考虑贫血。
血生化:包括血糖、肝肾功能、电解质等检查。血糖异常,如低血糖或高血糖,都可能引起头晕,低血糖时人体能量供应不足,高血糖导致渗透压改变等都可引发头晕;肝肾功能异常可能影响体内代谢产物的清除等,从而导致头晕;电解质紊乱,如低钾、低钠等,会影响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引起头晕。
凝血功能:对于怀疑有脑血管疾病导致头晕的患者,凝血功能检查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凝血异常相关的脑血管病变风险。
2.前庭功能相关实验室检查:如内耳相关抗体等检查,对于内耳病变导致的头晕有辅助诊断意义,不同病因导致的内耳病变引起头晕的机制不同,通过这些检查可帮助明确病因。
三、影像学检查
1.头颅CT:能快速发现颅内出血、急性脑梗死等病变,对于急性起病的头晕患者,头颅CT是初步筛查的重要手段。不同年龄人群头颅CT的正常表现有差异,儿童由于颅骨尚未完全骨化等因素,CT表现与成人不同,而且头颅CT有一定辐射,需权衡检查的必要性和辐射风险。
2.头颅MRI:对颅内病变的检出比CT更敏感,尤其是对于后颅窝病变、早期脑梗死等。对于头晕怀疑颅内病变的患者,头颅MRI有时是更优的检查选择,例如对于多发性硬化等脱髓鞘病变导致的头晕,头颅MRI能更清晰显示病灶。不同年龄人群头颅MRI的正常解剖结构和病变表现有差异,儿童头颅MRI检查需要根据儿童特点进行适当的镇静等准备。
3.颈部血管超声:对于怀疑颈椎病或颈部血管病变导致头晕的患者,颈部血管超声可了解颈动脉、椎动脉的血流情况,判断是否存在血管狭窄、斑块等病变。不同年龄人群颈部血管的正常结构和血流情况不同,老年人由于血管老化等因素,更容易出现颈部血管病变。
四、前庭功能检查
1.眼震电图:通过记录眼球运动来评估前庭功能,可帮助判断前庭系统病变的部位和程度。例如,前庭神经炎患者眼震电图会有相应的异常表现,不同年龄人群眼震电图的正常反应和异常表现有差异,儿童进行眼震电图检查时需要配合良好才能获得准确结果。
2.平衡功能检查:如闭目站立试验等,可评估平衡功能是否正常,对于头晕与平衡失调相关的患者有诊断价值,不同年龄人群平衡功能的正常标准不同,老年人平衡功能下降相对更常见,需要关注其平衡功能异常带来的摔倒等风险。
五、其他检查
1.心电图:对于头晕伴有心悸等症状的患者,心电图检查可了解心脏节律等情况,判断是否存在心脏疾病导致的头晕,不同年龄人群心电图的正常范围不同,儿童心电图有其自身的特点。
2.过敏原检测:对于怀疑因过敏相关因素导致头晕的患者,过敏原检测有助于明确过敏原,例如食物过敏、药物过敏等可能引发头晕,不同年龄人群过敏原的种类和过敏反应表现可能不同,儿童常见的过敏原与成人有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