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沟炎通常不会遗传,其常见诱发因素包括外伤因素(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既往病史人群易因外伤引发)、感染因素(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既往病史人群易因感染引发)、嵌甲因素(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既往病史人群易因嵌甲引发)。
外伤因素:
年龄方面: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因外伤引发甲沟炎,儿童玩耍时若手指等部位受到磕碰、挤压等外伤,成人手部劳作时受到刺伤、擦伤等,都可能导致甲周组织损伤,进而引发炎症。例如儿童在攀爬过程中手指被树枝划伤,若处理不及时,就有可能发展为甲沟炎;成人在工地工作时手指被钉子刺伤,也容易引发甲沟炎。
性别方面:男女在这方面并无明显差异,男性从事一些需要手部较多体力劳动的工作,女性日常手部接触外物较多等,都可能因外伤导致甲沟炎。比如男性从事建筑工作,手部受伤风险高;女性日常做家务时手部容易被器具刮伤等。
生活方式方面:长期从事需要频繁用手劳作的工作,手部受伤机会增加,易患甲沟炎。如厨师长期切菜,手部易被刀具等划伤;手工劳动者长时间操作工具,手指受伤概率大。另外,穿着不合适的鞋子,如脚趾受到挤压的鞋子,会增加脚趾部位甲沟炎的发生风险,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长期穿挤脚的鞋子都可能导致脚趾甲周围组织受损引发炎症。
病史方面:若既往有甲周组织损伤病史,再次受伤时更易引发甲沟炎。比如曾经手指有过甲沟炎病史的人,手指部位皮肤屏障功能可能已受影响,再次受到微小创伤时,就比正常人更易出现感染,引发甲沟炎复发。
感染因素:
年龄方面:儿童免疫系统相对较弱,皮肤黏膜更容易被细菌等病原体侵袭。例如儿童皮肤娇嫩,在与外界接触过程中容易沾染细菌,若甲周皮肤有微小破损,细菌就容易侵入引发感染导致甲沟炎。成人免疫系统相对成熟,但也可能因接触到致病性强的细菌等病原体而患病,如成人接触到化脓性链球菌等致病菌,若皮肤有破损就可能感染引发甲沟炎。
性别方面:男女感染甲沟炎的概率无显著性别差异,都可能因接触到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致病菌而发病。比如男女都可能在公共泳池、浴室等场所接触到致病菌,若甲周皮肤有破损,就有感染引发甲沟炎的可能。
生活方式方面:个人卫生习惯较差的人,甲周皮肤容易滋生细菌等病原体。例如不经常洗手的人,手部细菌较多,若甲周皮肤有微小伤口,就容易被细菌感染引发甲沟炎。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也有利于细菌等微生物的滋生,增加感染甲沟炎的风险,无论男女,长期在潮湿环境工作或生活,如渔民长期在潮湿环境中作业,就比常人更易患甲沟炎。
病史方面: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身体抵抗力下降,更容易发生感染,包括甲周组织的感染。糖尿病患者甲周组织感染甲沟炎的概率比正常人高,因为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且患者伤口愈合能力较差,一旦甲周有损伤,就容易发展为甲沟炎且不易痊愈。
嵌甲因素:
年龄方面: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脚趾甲可能因修剪不当等原因出现嵌甲情况。比如儿童脚趾甲修剪过短,指甲两侧的边缘就容易长入周围软组织,引发嵌甲进而导致甲沟炎。青少年时期,脚趾甲的生长特点等可能使其也容易出现嵌甲相关的甲沟炎,随着年龄增长,这种情况的发生概率可能会因足部发育逐渐稳定等因素而有所变化,但并非遗传导致。
性别方面:男女都可能因嵌甲引发甲沟炎,不过女性穿高跟鞋等情况可能对脚趾甲的压迫有所不同,相对来说,女性长期穿高跟鞋可能会使脚趾受到挤压,增加嵌甲及甲沟炎的发生风险,比如女性长时间穿高跟尖头鞋,会使脚趾前部受到挤压,容易导致脚趾甲侧缘嵌入软组织,引发甲沟炎。
生活方式方面:喜欢穿紧身鞋、尖头鞋的人,脚趾受到挤压,容易出现嵌甲。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长期穿这类鞋子都可能导致脚趾甲生长异常,嵌入周围组织,引发甲沟炎。另外,脚部出汗多的人,若鞋子不透气,脚部环境潮湿,也有利于细菌滋生,增加甲沟炎的发生风险,如爱运动的人脚部容易出汗,若运动后没有及时更换干爽的袜子和鞋子,就容易患甲沟炎。
病史方面:有足部骨骼发育异常等情况的人,更易出现嵌甲相关的甲沟炎。比如足部有拇外翻等骨骼畸形的人,脚趾的受力分布改变,容易导致脚趾甲生长不正常,进而引发嵌甲及甲沟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