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疹外观表现多样,有斑疹、丘疹等多种类型;不同病因导致皮疹特点差异明显,感染性因素中病毒、细菌感染所致皮疹各有特点,过敏性因素引发的接触性皮炎、药物性皮炎有不同表现,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红斑狼疮也有特定皮疹;不同人群皮疹特点不同,儿童、老年人、特殊生活方式人群及有病史人群的皮疹各有特殊性,观察皮疹特征结合相关情况有助于初步判断原因,最终明确诊断需医生详细检查和辅助检查。
斑疹:表现为皮肤颜色改变,不隆起也不凹陷,大小不一,小的如针尖,大的可累及大片皮肤。例如麻疹患者早期会出现的红色斑疹,开始时分散分布,之后可能融合成片。
丘疹:是一种小的实质性隆起,直径一般小于1厘米,可呈圆形、椭圆形或多形性。比如湿疹患者可能会出现粟粒大小的红色丘疹。
斑丘疹:在斑疹的基础上伴有丘疹,也就是既有颜色改变的斑疹部分,又有隆起的丘疹部分,见于风疹等疾病,表现为红色斑疹上有小丘疹。
水疱:为内含液体的隆起性损害,直径通常小于1厘米,比如单纯疱疹患者口唇周围出现的成簇小水疱。
大疱:直径大于1厘米的水疱,天疱疮患者可出现较大的水疱。
脓疱:含有脓液的疱,可由细菌感染引起,如脓疱疮表现为初起为红色斑点,迅速变为脓疱,疱壁薄,易破溃。
风团:是一种暂时性、隆起性损害,常突然发生,消退也快,消退后不留痕迹,多伴有瘙痒,见于荨麻疹,表现为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红色或白色风团。
不同病因导致皮疹的特点差异
感染性因素:
病毒感染:如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水痘,皮疹特点是同时存在斑疹、丘疹、水疱和结痂,皮疹呈向心性分布,先出现在躯干,然后向头面部、四肢蔓延;风疹病毒感染引起的风疹,皮疹为淡红色斑丘疹,先见于面部,然后迅速向颈部、躯干、四肢蔓延,1天内布满全身,但手掌、足底大多无疹。
细菌感染:猩红热是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皮疹为弥漫性充血的皮肤上出现针尖大小的丘疹,压之褪色,伴有痒感,皮疹间无正常皮肤,还会有草莓舌等表现;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脓疱疮,皮疹初为红色斑点,很快变为脓疱,周围有红晕。
过敏性因素:
接触性皮炎:是皮肤或黏膜接触某些外界物质后,在接触部位发生的炎症反应,皮疹表现为接触部位的红斑、丘疹,严重时可出现水疱、大疱,边界清楚,与接触物的形状一致,例如接触油漆后接触部位出现的皮疹。
药物性皮炎:用药后引起的皮肤黏膜反应,皮疹形态多样,如固定型药疹,常为圆形或椭圆形水肿性紫红斑,境界清楚,反复发作后红斑颜色加深,面积可扩大;荨麻疹型药疹表现为大小不等的风团,瘙痒明显。
自身免疫性疾病:
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可出现面部蝶形红斑,为两侧面颊对称性的水肿性红斑,边界清楚;盘状红斑狼疮表现为境界清楚的红斑,上覆粘着性鳞屑,去除鳞屑可见其下有角质栓和毛囊口扩大。
不同人群皮疹的特点及相关考虑
儿童:儿童皮疹有其特殊性,比如幼儿急疹,多见于2岁以下儿童,突发高热3-5天后热退疹出,皮疹为淡红色斑丘疹,分布于面颈部及躯干,可持续1-2天消退,一般情况良好。儿童皮肤薄嫩,皮疹表现可能相对更局限或有其独特的分布规律,而且儿童对瘙痒等症状的表达可能不清晰,需要家长密切观察皮疹的变化情况。
老年人:老年人皮疹可能与基础疾病多有关,比如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皮肤感染相关的皮疹,表现为皮肤溃疡、感染性皮疹等,由于老年人皮肤屏障功能减退,愈合能力较差,皮疹恢复相对较慢。
特殊生活方式人群:长期在户外工作的人群,接触紫外线等因素多,可能更容易出现日光性皮炎,皮疹表现为暴露部位的红斑、肿胀、水疱等;长期处于潮湿环境工作的人群,容易出现湿疹样皮疹,因为潮湿环境利于真菌、细菌滋生,且皮肤长期处于潮湿状态影响皮肤屏障功能。
有病史人群:有过敏史的人群再次接触过敏原时,皮疹出现的速度可能更快,表现可能更严重;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的人群,皮疹可能是疾病活动的表现,需要密切关注皮疹变化与基础疾病的关系。
总之,皮疹的样子丰富多样,不同病因、人群的皮疹特点各有差异,通过观察皮疹的形态、分布、颜色等特征,结合相关病史等情况,有助于初步判断皮疹的原因,但最终明确诊断还需要结合医生的详细检查和相关辅助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