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缺血怎么预防

来源:民福康

预防脑缺血需从控制基础疾病、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和定期体检入手。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通过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定期进行血液、血管等检查,老年人及有家族史人群更要重视体检。

一、控制基础疾病

1.高血压

影响:高血压是脑缺血的重要危险因素,长期高血压会使脑血管发生玻璃样变、动脉粥样硬化等,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增加脑缺血风险。

预防措施:对于高血压患者,应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和必要时的药物治疗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一般主张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若合并糖尿病或肾病,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生活方式上要保持低盐饮食,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适量运动,如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同时要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平衡。

2.糖尿病

影响:糖尿病患者体内糖代谢紊乱,会促进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容易引发脑缺血。

预防措施: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包括饮食控制、合理运动和药物治疗。饮食上要控制总热量,均衡分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多吃蔬菜、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运动方面,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强度,如散步、打太极拳等。同时要定期监测血糖,遵循医嘱调整治疗方案。

3.高脂血症

影响:高脂血症尤其是高胆固醇血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进而影响脑部血液供应。

预防措施: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如少吃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适度运动有助于降低血脂,还可根据血脂水平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调脂药物,如他汀类药物等。

二、健康生活方式

1.合理饮食

饮食原则:遵循“地中海饮食”模式,多吃蔬菜水果,如每天至少摄入5种不同的蔬菜和水果;增加全谷物的摄入,如燕麦、糙米等;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鱼类、豆类、低脂奶制品等;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如少吃肥肉、油炸食品、糕点等。

具体食物: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如蓝莓、西兰花等有助于保护血管内皮;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鱼类如三文鱼等对心血管健康有益,可降低脑缺血风险。

2.适量运动

运动类型:有氧运动是预防脑缺血的重要方式,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每周至少进行3-5次有氧运动,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此外,还可结合适量的力量训练,如使用哑铃进行简单的上肢力量练习等,但要注意运动强度应根据个人身体状况适度调整,避免过度运动造成损伤。

运动与年龄性别:年轻人可选择较具挑战性的运动方式,如慢跑等;老年人则更适合散步、太极拳等相对温和的运动。女性在运动时要注意根据自身生理周期等特点调整运动强度,避免在月经期间进行过于剧烈的运动。

3.戒烟限酒

吸烟危害: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使血管收缩、血液黏稠度增加,显著增加脑缺血的发生风险。因此应坚决戒烟,避免二手烟暴露。

饮酒限制:过量饮酒会升高血压、增加血脂水平,还会导致心律失常等,从而增加脑缺血风险。男性每日饮酒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相当于啤酒750ml、或葡萄酒250ml、或38度白酒75g、或52度白酒50g。

三、定期体检

1.检查项目

血液检查:包括血脂、血糖、血压、血常规等检查,定期监测这些指标的变化,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干预措施。例如,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全面的血液生化检查。

血管检查:对于有高危因素的人群,可进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了解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有无斑块形成及斑块的稳定性等;有条件的还可进行头颅CTA或MRA检查,评估脑血管的形态和血流情况,早期发现脑血管狭窄等病变。

2.特殊人群

老年人:老年人是脑缺血的高发人群,应更加注重定期体检,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上述的血液和血管检查项目,以便早期发现脑缺血的潜在风险因素并及时干预。

有家族史人群:如果家族中有脑缺血或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家族史,这类人群应更频繁地进行体检,除了常规检查外,可能需要更早地进行血管方面的深入检查,如30岁左右可开始考虑进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等,以便早期发现可能存在的遗传相关的血管病变。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脑缺血
脑缺血指的是供应脑组织的血液不足,影响脑组织代谢引起的综合征,脑缺血在临床上的发病率比较高,好发于中老年人。脑缺血有不同的类型,包括慢性脑供血不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缺血性卒中。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突发脑缺血的症状?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突发性脑缺血一般是供应脑部的血管表现出了一过性供血不足的情况。突发脑缺血的时候,一般病人会有头晕,视物模糊,或者有恶心,呕吐,或者表现出单侧肢体无法活动的情况。有些人还会表现出突然失明,耳聋等情况。
脑缺血的症状有哪些?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脑部缺血会造成脑部组织功能上的改变。不同脑组织部位的缺血会造成不同的症状。最多见的症状是头晕。如果说是大脑半球的缺血。会造成病人单纯的头晕、头脑不清醒、乏力、犯困等表现。如果说是后循环缺血,后循环是指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椎-基底动脉供的是小脑和脑干。而后循环缺血会造成病人眩晕,具体表现为:天旋地转
脑缺血性改变症状是什么?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脑白质缺血后多见的表现有:认知功能、记忆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的下降;还可造成肢体运动的功能障碍,比如肌力下降,或一侧甚至双侧肌力下降,因此造成肢体活动异常;它还可以造成感觉障碍,如疼痛、四肢麻木;它还可以造成睡眠障碍、精神障碍。不宜长时间久坐要适当进行锻炼,才能增强抵抗力。
脑缺血的症状有哪些?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脑部缺血会造成脑部组织功能上的改变。不同脑组织部位的缺血会造成不同的症状。最多见的症状是头晕。如果说是大脑半球的缺血。会造成病人单纯的头晕、头脑不清醒、乏力、犯困等表现。如果说是后循环缺血,后循环是指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椎-基底动脉供的是小脑和脑干。而后循环缺血会造成病人眩晕,具体表现为:天旋地转
老年人轻度中风能完全恢复吗
任毅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轻度中风一般是指轻度脑卒中,是否能完全恢复,需根据具体的情况分析。 脑卒中指的是突发且进展迅速的脑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轻,并且是对功能无影响的小出血或梗死,若能够积极接受治疗,多数患者能够获得治愈。但是如果脑卒中已经造成明显的脑功能损伤,则很难完全治愈,经过治疗和康复训练,部分功能
低血压会不会中风吗
任毅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中风一般是指脑卒中。低血压通常不会直接引发脑卒中,但是长时间低血压可能会增加脑卒中发病风险。 脑卒中是脑缺血性或脑出血性疾病,低血压是患者血压水平低于正常的现象。对于低血压患者而言,自身血压偏低后可能会出现头晕、乏力、头痛等症状,但是其本身不会直接导致脑卒中产生。但需要注意的是,长时间保持低血压现象
血压偏低会引起中风吗
任毅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中风是指脑卒中,血压低是不是会引起脑中风与血压低的严重程度有关,应结合具体情况分析。 脑卒中是指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突然且进展迅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脑部疾病,出血性脑卒中是指脑出血;缺血性脑卒中是指脑梗死。血压偏低的情况如果不是很严重,一般不会引起脑卒中。但若血压持续偏低,则会导致全身血流量不足,致使大
31岁为什么会脑缺血
沈介明 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三甲
31岁会有脑缺血灶可能与高血压、脑膜炎、脑动脉狭窄等因素有关。1、高血压高血压容易损害脑部小血管,长期如此可导致脑细胞缺氧坏死后形成的病灶,做影像学检查会看见脑缺血灶。患者应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并发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等。2、脑膜炎如果患有脑膜炎可引起脑血管炎,导致局部发生脱髓鞘改变。在进行影像学检查时可发现脱髓鞘病变,外观上类似于脑缺血
每个人都有脑缺血灶吗
王玉霞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甲
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脑缺血灶。因为脑缺血灶是脑部影像学检查的诊断结果,是由于脑组织缺血后形成的阴影,主要是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脑血栓等病理性疾病导致脑组织缺血而形成的。因此只有在存在相关疾病时,才会有脑缺血灶。如果不存在脑组织缺血的现象,属于健康人,则一般不会出现脑缺血灶。建议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规律的作息、纠正不良嗜好、规范
多发性脑缺血怎样治疗
王玉霞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甲
多发性脑缺血一般是指脑内多发缺血灶,建议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平时还应注意生活管理。1.药物治疗患者确诊存在脑内多发缺血灶后,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人尿激肽原酶、依达拉奉、胞二磷胆碱等药物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如果本身存在高血压、糖尿病或者高脂血症等心血管疾病,还需要尽早进行降压、降糖或者降脂治疗,临床上常用的降压药物包括卡托普利、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该怎么治疗
王默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能会该怎么治疗?既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一个一过性缺血,没有症状了,症状恢复了,还需要不需要治疗?研究已经证实了,虽然症状完全恢复了,但是脑血流量以及脑细胞功能并没有完全恢复,甚至于会出现认知功能障碍。但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所出现这种脑血流没有恢复以及脑细胞功能没有恢复,还有认知障碍的没有恢复都是可以治疗,所以说虽然症状恢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有哪些危害
王默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实际上是脑梗死预警信号,就是说如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不及时干预和治疗,可能就会发展成脑梗死。脑梗死大家都知道,脑卒中,也就是大面积缺血,会造成一个严重后遗症症状,不能恢复的这种长期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所以要在这种短暂症状时候,可以恢复这种短暂性脑缺血状态下赶快去到医院进行系统检查以及积极地干预,不发展到脑梗死,所以说短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日常注意事项
王默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平时应该注意什么?到医院去进行了系统检查可能就会发现存在的哪些危险因素或者说致病原因。对这些已经知道危险因素和致病原因要积极加以干预,否则就会频繁发生,甚至于变成脑梗死,所以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最重要的是要去做系统检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防止复发,这是对于一个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必须要注意问题。
如何改善大脑缺血缺氧
郝敬波 副主任医师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若想改善大脑缺血、缺氧现象,可选择口服活血化瘀、改善循环的药物,如贝前列素钠、血塞通滴丸、脑安胶囊、银杏叶片等,能够有效地促进大脑的血液循环,改善患者的缺血缺氧的症状。对于大脑缺血、缺氧患者,还可进行吸氧或者高氧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对于因睡眠呼吸暂停、肺部感染、慢阻肺导致的缺氧症状,可使用呼吸机进行治疗。
如何改善大脑缺血缺氧
杜琳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要想改善大脑的缺血、缺氧状态,首先患者可以用一些药物,比如用银杏叶片、扩管的药物等,因为扩张血管能够让血流速增加。其次,还需要注意多锻炼,多休息,这样也能够改善大脑的供血,同时还需要控制好血糖、血压、血脂以及尿酸,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应用降尿酸、降血压和降糖、降脂的药物来缓解大脑的缺血、缺氧。
脑缺血的治疗
李胜利 副主任医师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脑缺血的治疗原则是抑制血小板聚集,还要调脂、稳定斑块以及改善循环等等。抑制血小板聚集需要用到的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等,调脂以及稳定斑块的药物主要是他汀类的药物,比如阿托伐他汀以及辛伐他汀等等。高血压患者需要接受降血压治疗,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进行治疗,还要积极调整饮食习惯,加强体育锻炼。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