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诊断

来源:民福康

下肢静脉血栓可引发感知改变、活动无耐力、躯体移动障碍、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及焦虑等问题,感知改变与下肢血液循环障碍致神经缺血缺氧有关,表现为下肢麻木等;活动无耐力因下肢肌肉供血不足,活动时乏力;躯体移动障碍由下肢疼痛、活动受限引起;有皮肤完整性受损危险与下肢血液循环障碍致皮肤营养差有关;焦虑与对疾病预后担忧相关,表现为紧张不安等。

一、感知改变

1.相关因素

与下肢静脉血栓导致下肢血液循环障碍,神经缺血缺氧有关。例如,在长期卧床或术后患者中,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下肢静脉回流受阻,神经得不到充足血液供应,就会出现感知异常。

不同年龄人群感知改变的表现可能不同,儿童对感知异常的表达可能不清晰,而老年人可能因基础疾病等因素,对下肢感觉异常的耐受度不同。对于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的人群,更容易发生下肢静脉血栓,进而出现感知改变。有相关病史,如曾有下肢静脉血栓病史的人群,再次发生血栓时感知改变可能更为敏感。

2.表现

患者可主诉下肢麻木、刺痛、感觉减退等。比如患者可能感觉下肢像有一层东西覆盖,对温度、疼痛等刺激的感知不如正常时灵敏。

二、活动无耐力

1.相关因素

与下肢静脉血栓导致下肢肌肉供血不足,运动时乏力有关。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血液回流受阻,肌肉无法获得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在活动时就会出现乏力,难以进行正常的肢体活动。

年龄方面,儿童活动耐力本身相对较低,下肢静脉血栓会进一步影响其活动;老年人各器官功能衰退,活动耐力原本就弱,下肢静脉血栓会加重这种情况。生活方式上,长期sedentary(久坐)的人群,活动耐力基础差,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后活动无耐力表现更明显。有心血管疾病等病史的人群,发生下肢静脉血栓时活动无耐力可能更严重,因为其心肺功能等基础状况已受影响。

2.表现

患者在进行日常活动,如行走、坐立等时,会出现气短、肢体无力等表现,活动量明显受限。例如患者可能走几十米就感觉下肢沉重,不得不停下休息。

三、躯体移动障碍

1.相关因素

与下肢静脉血栓导致下肢疼痛、活动受限有关。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患者下肢会出现疼痛,尤其是在活动或站立时,这种疼痛会限制患者的肢体活动,导致躯体移动困难。

不同年龄层中,儿童躯体移动障碍可能因家长未及时发现病情而被忽视,老年人则可能因本身行动不便,加上下肢静脉血栓进一步加重其躯体移动困难。生活方式中,长期卧床的人群更容易发生下肢静脉血栓,进而导致躯体移动障碍;有神经系统疾病等病史的人群,发生下肢静脉血栓时躯体移动障碍可能更为复杂。

2.表现

患者不能正常进行肢体的自主活动,如不能行走、翻身困难等。比如患者在床上翻身时,因下肢疼痛或活动受限而无法顺利完成动作。

四、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1.相关因素

与下肢静脉血栓导致下肢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缺血、缺氧,皮肤营养状况差有关。下肢静脉血栓使下肢静脉回流不畅,皮肤得不到良好的血液供应,营养缺乏,容易发生皮肤破损等情况。

年龄上,儿童皮肤较为娇嫩,下肢静脉血栓时皮肤完整性受损的风险相对较高;老年人皮肤弹性差,也更容易出现皮肤问题。生活方式中,长期卧床且护理不当的人群,皮肤完整性受损风险增加,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后这种风险进一步加大。有糖尿病等病史的人群,本身皮肤愈合能力差,下肢静脉血栓时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更高。

2.表现

皮肤可能出现色泽改变,如皮肤苍白或发绀,局部皮肤温度可能降低,且皮肤容易出现压痕等,提示有皮肤破损的潜在可能。

五、焦虑

1.相关因素

与对疾病预后的担忧,担心下肢静脉血栓影响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有关。患者往往不了解下肢静脉血栓的治疗过程和预后情况,会担心疾病是否能治愈,肢体是否会留下后遗症等,从而产生焦虑情绪。

不同年龄人群焦虑程度可能不同,儿童可能因家长的焦虑情绪受影响,老年人可能对疾病的恢复更缺乏信心而更容易焦虑。生活方式中,性格内向、对健康问题过度关注的人群更容易在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时产生焦虑。有不良病史,如多次发生血栓的人群,焦虑情绪可能更严重。

2.表现

患者可出现紧张、不安、失眠、易哭泣等表现。比如患者经常唉声叹气,夜间难以入睡,对医护人员的询问反复确认病情等。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下肢静脉血栓
下肢静脉血栓一般是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主要是指血液在患者的下肢深静脉系统中凝固形成血栓的一种疾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做宫腔镜手术后卧床几天
彭雪冰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 三级
做宫腔镜手术一般需要卧床1-3天。 宫腔镜手术属于微创手术,创伤性相对比较小,术后恢复较快。如果患者体质良好,无基础病,且术后护理得当,一般卧床1-2天即可。若患者免疫力低下,存在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或者术后护理不佳,继发感染,则可以卧床2-3天。 患者需要放松心情,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或重体力
脑梗后腿疼是怎么回事
黄世敬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脑梗即脑梗死,脑梗死后腿疼考虑与脑梗死的部位、脑梗死后遗症以及下肢静脉血栓等因素有关。 一、脑梗死的部位 若脑梗死的部位在丘脑,由于丘脑中存在疼痛中枢,所以会使患者出现腿疼的症状,且一般呈刀割样或电击样疼痛。 二、脑梗死后遗症 若梗死的脑组织没有恢复,会导致患者遗留腿疼、偏瘫、瘫痪等后遗症,对日常生
癌症病人脚肿是怎么回事
赵鹏程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三甲
癌症病人脚肿通常是由于肾功能损伤、低蛋白血症、下肢静脉血栓等原因引起。 1、肾功能损伤 若癌症原发于肾脏或后期转移至肾脏,可导致肾功能下降,肾小球滤过率异常,引起水钠潴留,导致脚肿。 2、低蛋白血症 由于癌细胞生长过程消耗体内大量蛋白质,引起低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会出现下降,导致液体积聚在组织间
脑出血病人术后的护理
顿志平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脑出血病人术后需要注意饮食护理、皮肤护理、运动护理等。 1、饮食护理 脑出血病人术后需要加强饮食护理,选择吃低盐、低脂、低糖的食物。适当增加高蛋白食物的摄入,比如牛奶、鸡蛋、虾仁、鱼肉等,以加快身体康复。 2、皮肤护理 家属需要定期帮助患者清洁皮肤,并加强翻身,以免长时间卧床引起褥疮。 3、运动护理
脚骨折以后一走路就肿还能走吗
霍延青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脚骨折以后一走路就肿,是否还能走,需要根据肿胀程度、有无伴随其他症状等因素来判断。 如果脚骨折后走路轻微脚肿,不伴随其他症状,一般可以继续行走,能够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预防下肢静脉血栓以及肌肉萎缩,改善关节功能。但是患者不适合行走时间过长,不适合负重行走,以免影响病情恢复。 如果患者走路后脚肿严重,伴
如何治疗卵巢囊肿蒂扭转
万希润 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三甲
卵巢囊肿蒂扭转可以通过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日常生活管理等方式来处理。 1、手术治疗 患者需要及时行手术,比如腹腔镜下患侧卵巢切除术、开腹手术等进行治疗,预防卵巢、输卵管缺血坏死。 2、药物治疗 患者术后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头孢拉定、头孢呋辛、青霉素等抗生素,预防感染。 3、日常生活管理 患者术后需要
肝性脑病日常护理措施是什么
马烈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三甲
肝性脑病日常护理措施包括饮食护理、用药护理、运动护理等。 1、饮食护理 家属应给患者提供低盐、低脂、高维生素的食物,比如西红柿、胡萝卜、香菇、橙子、苹果、虾仁等,以补充能量,调节免疫功能,同时保持排便通畅。 2、用药护理 家属需要提醒患者按时用药,比如乳果糖、肠道非吸收抗生素、益生菌、支链氨基酸等,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是什么
张涛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主要是指患者胸椎和腰椎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存在异常。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好发于老年人群,女性的患病概率一般高于男性。患者发生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情况时,其可能会出现局部疼痛、活动受限、畸形、下肢麻木等不舒服的症状,如果患者未及时接受治疗,则会造成其病情加重,使其出现坠积性肺炎、下肢静脉血栓等
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后应注意什么
胡牧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后应注意适当咳嗽、早期下床活动、保证营养供给等。 1.适当咳嗽 患者在麻醉清醒后,应积极进行咳嗽、咳痰这一措施,有利于促进肺复张,并将肺空腔里的分泌物排出。 2.早期下床活动 患者还应早期下床活动,减少肠内粘连,促进胃肠道蠕动,加快排气、排便,同时预防下肢静脉血栓。 3.保证营养供
胸腰椎骨折的护理方法有哪些
张涛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胸腰椎骨折的护理方法有饮食护理、定时翻身活动、心理护理等。 1、饮食护理 胸腰椎骨折患者应及时补充含有丰富的钙物质的食物,如牛奶、虾皮、骨头汤、牛肉等食物,有利于促进骨折部位的生长。 2、定时翻身活动 因患者长时间卧床,医务人员或陪同者需要定期翻身,预防压疮,还要定时活动下肢,多做踝泵运动,预防形成
什么是下肢静脉血栓
韩宗霖 主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下肢静脉血栓通常是指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下肢深静脉血栓会导致静脉的瓣膜功能不全、静脉的血管堵塞,甚至会引起肺栓塞,严重的威胁患者的生命。下肢深静脉血栓常见的三种主要因素是血流淤滞、血管损伤、高凝状态。血流淤滞是指患者在长期卧床、直立、长时间乘坐飞机火车等状态下,导致血流缓慢,容易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血管损伤常见于骨折病人
下肢静脉血栓的症状有哪些
韩宗霖 主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下肢静脉血栓最常见的症状是肢体的肿胀疼痛,肢体的肿胀主要是患侧肢体突发粗肿,有些病人会出现肢体发红的症状,甚至有部分病人会出现胸闷、憋喘、咳血等三联征。出现以上情况应怀疑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合并肺栓塞,这种疾病会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命状态。
下肢静脉血栓如何治疗
韩宗霖 主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下肢肾静脉血栓正确治疗方法包括卧床、抬高肢体、避免挤压患侧肢体,常见手术治疗方法包括抗凝治疗,机械碎栓、导管溶栓、髂静脉支架植入术。如果患者出现肺动脉栓塞症状或者超声查体发现患者有血栓漂浮情况,这时患者做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防止血栓脱落,引起致死性肺栓塞。
下肢静脉血栓能除根吗
贾秋菊 副主任医师
丹东市第一医院 三甲
下肢静脉血栓很少能完全根除,但是可以通过规范治疗使病情明显改善,甚至长期用药物预防复发情况。所以如果发现有下肢静脉内血栓,应该完善下肢静脉超声检查或行下肢造影检查,以便进一步明确情况;然后根据病变情况采取下肢静脉溶栓等相关治疗;之后需要长期口服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复发。
老年人下肢静脉血栓怎么治疗
柳瑞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 三甲
老年人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应该及时前往医院,明确导致血栓的原因,再给予对症治疗。在治疗方面可以通过药物进行溶栓治疗,还可以通过微创的办法进行取栓治疗,还可以通过下腔静脉放置滤器,防止血栓脱落进入心脏以及脑血管。一旦出现下肢静脉血栓,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下肢静脉血栓的表现
柳瑞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 三甲
一旦出现下肢静脉的血栓,会有局部的酸胀、乏力,甚至出现非常水肿的情况。而下肢静脉血栓,一旦脱落进入脑部会变成脑梗塞,患者会有失语、瘫痪、言语不清、意识障碍。如果栓子进入心脏会造成心肌梗死,会出现生命的危险。所以一旦出现下肢静脉血栓要及时的治疗。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