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不张日常应注意什么

来源:民福康

为促进肺复张,需从呼吸管理、生活环境、饮食、病情监测等方面进行综合护理。呼吸管理包括不同人群的呼吸锻炼和体位引流;生活环境要保证空气流通与适宜湿度,避免刺激性物质;饮食需保证营养和水分摄入;病情监测要观察症状并定期复查。

一、呼吸管理方面

1.呼吸锻炼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和身体状况的人群,都可进行深呼吸练习。例如健康成年人可每天进行数次深呼吸,每次深吸气时尽量让腹部隆起,深呼气时腹部下陷,每次练习10-15分钟,这样有助于促进肺部气体交换,预防肺不张进一步加重。儿童进行呼吸锻炼时,可在家长引导下做吹气球等简单的呼吸训练游戏,通过增加肺活量来改善肺部通气情况。

对于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如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呼吸锻炼更为重要。可采用缩唇呼吸法,即吸气时用鼻子缓慢吸气,呼气时像吹口哨一样将嘴唇缩紧,缓慢呼气,每次呼气时间是吸气时间的2倍左右,每天练习3-4次,每次10-15分钟,这种呼吸方式能帮助患者更好地排出二氧化碳,改善肺内气体分布。

2.体位引流

根据病变部位采取不同的体位。例如病变在肺上叶前段,可采取坐位稍向前倾;病变在肺上叶后段及下叶背段,可采取俯卧位,头低脚高;病变在下叶基底段,可采取仰卧位,床尾抬高30-50厘米。不同年龄人群体位引流操作需注意安全,儿童进行体位引流时要由专业人员操作,避免因体位不当导致不适或加重病情。对于老年人,体位引流时要缓慢调整体位,防止头晕等情况发生。通过体位引流可以利用重力作用使痰液向主支气管引流,促进肺复张。

二、生活环境方面

1.空气流通与湿度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一般每次通风15-30分钟,每天2-3次。对于不同人群,如婴幼儿,通风时要注意避免直接吹风;老年人通风时要注意保暖。室内空气湿度保持在50%-60%较为适宜,可使用加湿器调节湿度。干燥的空气会使呼吸道黏膜干燥,不利于痰液排出,而湿度过高可能会滋生细菌,所以要合理调节湿度。例如在气候干燥的季节,使用加湿器时要定期清洁加湿器,防止细菌污染空气。

2.避免刺激性物质

避免接触烟雾、粉尘等刺激性物质。吸烟者要严格戒烟,吸烟会刺激呼吸道,加重呼吸道炎症和黏液分泌,增加肺不张的发生风险。对于有过敏体质的人群,要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宠物毛发等,因为过敏反应可能导致支气管痉挛,加重肺不张相关症状。在污染严重的天气,尽量减少外出,若必须外出可佩戴口罩,防止吸入有害颗粒。

三、饮食方面

1.营养摄入

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对于不同年龄人群都很关键。均衡饮食,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例如蛋白质丰富的食物有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如橙子、柠檬等,维生素A含量高的食物如胡萝卜、动物肝脏等。对于儿童,要保证其摄入足够的营养以支持身体发育和肺部功能恢复;老年人由于消化功能可能减弱,要选择易消化的富含营养的食物,如将肉类制成肉糜等形式便于消化吸收。充足的营养有助于维持呼吸道黏膜的正常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肺组织的修复。

2.水分摄入

多喝水,每天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一般成年人每天饮水1500-2000毫升。多喝水可以使痰液稀释,便于痰液排出。儿童要根据年龄适量饮水,婴幼儿可少量多次饮水。对于患有心功能不全等疾病的人群,要注意控制饮水量,避免加重心脏负担,需在医生指导下合理安排饮水量。

四、病情监测方面

1.症状观察

密切观察自身症状,如呼吸频率、呼吸困难程度、咳嗽咳痰情况等。对于不同人群,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肺不张时可能会出现呼吸急促、哭闹不安等表现,要注意观察;老年人肺不张时呼吸困难可能不典型,要关注其活动耐力变化,如原来能快速上一层楼,现在上一层楼就出现明显气喘,要及时重视。如果出现呼吸困难加重、发热、咳痰带血等情况,要及时就医。

2.定期复查

按照医生要求定期复查胸部影像学等检查,以评估肺复张情况。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患有肺结核、肺癌等疾病的患者,肺不张可能是原发病的并发症,更要定期复查。儿童肺不张后复查要注意检查的安全性,采用合适的检查手段,如可选择对儿童辐射较小的影像学检查方法。通过定期复查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调整治疗和护理方案。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肺不张
肺不张是指由于多种原因导致肺部分结构塌陷引起气体交换受限的疾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肺不张处理?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肺不张系指一个或多个肺段或肺叶的容量或含气量减少。主要原因是支气管腔内阻塞,多见原因为黏稠支气管分泌液形成黏液栓、肿瘤、肉芽肿或异物。肺不张的治疗应根据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尽早去除致肺不张的因素,促使肺复张。并发感染者使用抗生素治疗!
肺不张是什么意思?
王星光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左肺不张是指左肺含气量减少。 肺不张是由于气道阻塞或肺受压造成肺充气受限,其中气道阻塞可能为气道炎症、异物、肿瘤,肺受压可能为胸腔积液、气胸等。肺不张主要表现为胸闷、气急、呼吸困难、干咳等,查体可发现胸廓活动度减低、气管偏向患侧、叩诊浊音、呼吸音减弱等,影像学检查显示肺透过度减低。建议肺不张病人查找
肺不张会自动好吗?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肺不张是不会自己好的,想要治愈必须坚持治疗,确诊为肺不张的患者应当使患侧处于最高位的体位,以有利引流(体位引流);进行适当物理治疗;以及鼓励咳嗽。应鼓励患者继续翻身和作深呼吸。每1~2小时指导使用IPPB或肺量计以保证深呼吸。
肺不张是什么意思?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肺不张是指患者的整个或部分肺组织表现出收缩或无气的状态。肺不张并非病,而是一种病,急性肺不张时有发生,而忽视治疗,可转为慢性肺不张。患者常因肺水肿而表现出肺不张症状,如全身麻醉、严重昏迷、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失去对身体的控制能力。患者常表现出呼吸困难,呼吸音消失,检查时发现胸廓变形,气管移位可推断为肺
肺不张怎么办?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肺不张是指肺段或者是肺叶的含气量减少,肺部张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获得性两种,先天性肺不张是指婴儿出生时肺泡内没有气体充盈,造成严重的紫绀和呼吸困难,并且会造成突发性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发热、休克等多种症状;肺不张病人一般采取的是头低脚高、患侧向上的引流方位,也可以适当的使用广谱抗生素进行治疗,在生活中
肺不张的治疗方法?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肺不张治疗方法如下:1、急性肺不张。肺不张大多采用物理疗法,发病时给病人吸入雾化的生理盐水,促进分泌物液化排出支气管,可有效缓解肺不张症状。鼓励病人在发作时大幅度深呼吸,主动咳嗽,促进堵塞栓逆流排出体外。情况紧急的病人可采取吸入支气管舒张剂的方式进行治疗。2、慢性肺不张。慢性肺不张的治疗要考虑病人的
肺不张是什么病?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肺不张系指一个或多个肺段或肺叶的容量或含气量减少。由于肺泡内气体吸收,肺不张正常伴随受累区域的透光度降低,邻近结构(支气管、肺血管、肺间质向不张区域聚集,有时可见肺泡腔实变,其他肺组织代偿性气肿。肺小叶、段(偶为肺叶之间的侧支气体交通可使完全阻塞的区域仍可有一定程度的透光。肺不张可分为先天性或后天获
肺不张是怎么回事?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肺不张顾名思义肺张不开,表现出了萎缩,是肺部容量、通气量降低的情况。表现出肺不张会有局部疼痛、呼吸不畅甚至呼吸困难、血压降低甚至休克、发绀、心动过速的症状,具体症状每个人也会有所区别的,表现出肺不张有可能是支气管阻塞、异物阻塞、肿瘤压迫、结石;也有可能是支气管扩张、肺炎、肺结核造成的,表现出肺不张一
肺不张怎么治疗好?
王星光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治疗肺不张采取综合措施治疗好。包括鼓励病人咳嗽,深呼吸,还有吸入气溶胶支气管扩张剂,雾化吸入水或生理盐水使分泌物液化,易于排出,必要时做支气管吸入。对于症状治疗,应酌情选择支气管扩张剂。此外,应采取抗感染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给予镇咳、祛痰、平喘药。如果严重哮喘、呼吸困难,需要经过吸氧治疗。
肺不张怎么治疗好?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治疗肺不张采取综合措施治疗好。包括鼓励病人咳嗽,深呼吸,还有吸入气溶胶支气管扩张剂,雾化吸入水或生理盐水使分泌物液化,易于排出,必要时做支气管吸入。对于症状治疗,应酌情选择支气管扩张剂。此外,应采取抗感染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给予镇咳、祛痰、平喘药。如果严重哮喘、呼吸困难,需要经过吸氧治疗。
肺不张是什么意思
戴一帆 副主任医师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肺不张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肺的一部分结构塌陷,从而导致肺的含气量减少,可影响气体交换,从而引起呼吸困难等表现,肺不张不是独立的疾病,而是多种疾病引起的临床影像、病理、生理改变。出现肺不张后,要及时消除病因,改善临床症状,同时要加强日常护理。
肺不张怎么治疗
戴一帆 副主任医师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治疗肺不张,主要应该是去除引起肺不张的病因,如果是呼吸道有痰液,应该及时进行吸痰,使呼吸道保持通畅,如果怀疑是机械性阻塞,比如咳嗽或者积液引起的肺部不张,可采取物理治疗措施等,来缓解病情。如果确定为支气管阻塞,应该对阻塞和通常伴有的感染进行处理,可以借助支气管镜清除粘液或者是分泌物,使不张的肺重新张开。
肺不张是严重的病吗
戴一帆 副主任医师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肺不张并不是严重的病,适很多病因导致肺部膨胀不全所形成的一种病理改变。可能是肺部感染后痰液引流不畅,堵塞支气管导致肺不张。要积极抗炎抗感染治疗,支气管镜下行肺泡灌洗术使痰液排出;也有可能是肺结核侵犯肺部导致的疾病,要积极抗结核治疗;还有可能是大量胸水压迫肺部形成的肺不张。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