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侧放射冠区腔隙性脑梗死多发生于有基础疾病的中老年人,症状多样,包括一般症状如轻微头痛头晕、肢体轻度无力、轻度感觉异常;典型症状如纯运动性轻偏瘫、纯感觉性卒中、共济失调性轻偏瘫;不典型症状如认知功能轻度减退、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征,症状因个体等不同而异,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高危人群需积极控险预防。
一、一般症状
1.轻微头痛头晕
部分患者可出现轻度的头痛,疼痛程度较轻,性质多为胀痛或隐痛,同时伴有头晕感,这种头晕一般是持续的昏沉感,在活动后可能会略有加重。例如,有研究表明,在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死的患者中,约30%-40%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痛头晕症状,这与脑部小血管病变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进而引起脑组织轻微缺血缺氧有关,而高血压作为重要的危险因素,会进一步影响脑血管的压力和血流状态,加重这种不适。
2.肢体轻度无力
左侧肢体可能出现轻度无力,表现为拿东西时感觉没有力气,或者行走时左侧下肢稍有拖沓感。这是因为左侧放射冠区的神经纤维受损,影响了对左侧肢体运动的传导功能。对于有长期高血压病史的患者,由于血管壁弹性下降,血流对血管壁的压力变化更容易导致小血管的损伤,从而增加左侧放射冠区腔隙性脑梗死发生肢体无力的风险。
3.轻度感觉异常
左侧肢体可能出现轻度的感觉异常,如轻微的麻木感,尤其是在手部、面部等部位较为常见。这是由于感觉神经纤维受到影响,导致感觉传导出现障碍。糖尿病患者如果合并左侧放射冠区腔隙性脑梗死,高血糖状态会损伤神经纤维,使得感觉异常的发生率升高,因为高血糖会引起神经纤维的变性、水肿等病理改变,影响神经的正常功能。
二、典型症状
1.纯运动性轻偏瘫
表现为左侧面部和肢体无力,但不伴有感觉障碍、视野缺损等其他症状。这种症状相对较为典型,是左侧放射冠区腔隙性脑梗死常见的运动障碍表现形式。其发生机制主要是梗死灶影响了皮质脊髓束,该束主要负责运动信号的传导,当左侧放射冠区的皮质脊髓束受损时,就会导致左侧肢体和面部的运动功能受到影响,而感觉传导通路未受累及时,就表现为纯运动性轻偏瘫。
2.纯感觉性卒中
患者主要表现为左侧肢体的感觉异常,如麻木、刺痛、烧灼感等,但没有运动障碍及其他神经系统症状。这是因为感觉传导通路在左侧放射冠区受损,而运动传导通路未受影响。在有高脂血症的患者中,血脂异常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血管内皮损伤,容易形成微血栓,进而影响左侧放射冠区的感觉神经纤维,增加纯感觉性卒中的发生概率。
3.共济失调性轻偏瘫
表现为左侧肢体无力伴有同侧肢体共济失调,如步态不稳、肢体协调运动障碍等。这是由于腔隙性梗死灶累及了皮质脊髓束和小脑传导通路,导致运动和协调功能同时出现异常。对于有长期吸烟史的患者,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成分会损伤血管内皮,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而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左侧放射冠区腔隙性脑梗死的重要因素,进而可能引发共济失调性轻偏瘫。
三、不典型症状
1.认知功能轻度减退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轻度的认知功能下降,如记忆力轻度减退,对近期发生的事情稍显遗忘,注意力不集中等。左侧放射冠区与大脑的认知功能区域有一定的联系,当发生腔隙性梗死时,可能会影响相关脑区的功能,从而导致认知功能的轻度改变。对于老年人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脑血管本身存在一定程度的退变,发生左侧放射冠区腔隙性脑梗死时,认知功能减退的风险相对更高,而且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也会进一步加重这种认知功能的损害。
2.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征
表现为讲话不清,同时伴有同侧手的笨拙,如拿东西不稳、书写困难等。这是因为左侧放射冠区的病变影响了语言中枢和运动中枢的协调功能。有饮酒史的患者,如果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脑萎缩、脑功能受损,增加左侧放射冠区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风险,进而更容易出现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征这种不典型症状。
总之,左侧放射冠区腔隙性脑梗死的症状因个体差异、梗死灶的大小和部位等不同而有所不同,一旦出现上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头颅CT、头颅MRI等,以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同时,对于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饮酒等高危因素的人群,应积极控制相关危险因素,预防左侧放射冠区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