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预防中风和脑梗,需从控制基础疾病、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及定期体检与健康管理三方面着手。控制高血压需定期监测、规范服药并避免情绪波动;控制糖尿病要通过饮食运动和药物将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控制高血脂要调整饮食、必要时服药并定期复查。健康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控盐、均衡营养、限酒)、适量运动(保证频率和选择合适方式)、坚决戒烟。还需每年全面体检,依据结果制定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早期干预潜在问题,规范管理基础疾病以降低发病风险
一、控制基础疾病
1.高血压:高血压是引发中风和脑梗的重要危险因素,需定期监测血压,遵循医嘱规范服用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对于高危人群可能需要更低的目标值,如130/80mmHg左右。有高血压病史的人群要注意保持生活规律,避免情绪过度波动,因为精神紧张等因素会导致血压骤升,增加中风风险。
2.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控制不佳会损害血管,增加中风和脑梗发生几率。要通过饮食控制、适当运动以及合理使用降糖药物等方式将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内,一般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左右,餐后血糖控制在10mmol/L左右。同时要注意监测血糖变化,根据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女性糖尿病患者在孕期等特殊时期更要严格管控血糖,因为高血糖可能影响胎儿发育及自身血管健康。
3.高血脂:高血脂会使血液黏稠度增加,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进而增加中风和脑梗风险。饮食上要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摄入,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必要时遵医嘱服用降脂药物。有高血脂病史的人群要定期复查血脂指标,根据结果调整生活方式和治疗措施,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更要关注血脂情况,因为随着年龄增长,脂质代谢能力下降,更容易出现血脂异常。
二、健康生活方式
1.合理饮食
控制盐分摄入:每日盐分摄入量应控制在6克以内,过多盐分摄入会导致血压升高。可以通过减少咸菜、酱油等含盐高的调味品使用来控制盐分摄入,对于口味较重的人群,可逐渐适应清淡饮食。
均衡营养: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低脂乳制品、禽肉、鱼类等食物的摄入。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全谷物能提供丰富的B族维生素等营养成分,鱼类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血脂。例如,每天应保证摄入400-500克蔬菜,200-300克水果。
限制饮酒:男性每日饮酒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过量饮酒会使血压升高、心率失常,还会增加出血性中风的风险。有饮酒习惯的人群应逐渐减少饮酒量,避免酗酒。
2.适量运动
运动频率: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也可以进行75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跑等。中等强度运动的判断标准是运动时心率达到最大心率的60%-70%,最大心率可按220-年龄来计算。
运动方式: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老年人可以选择散步、太极拳等相对温和的运动,年轻人可选择跑步、健身操等。运动要循序渐进,避免突然进行剧烈运动导致身体不适。有运动基础的人群可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但要注意运动中的身体反应,如出现头晕、胸闷等不适要立即停止运动。
3.戒烟: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血小板聚集,增加血液黏稠度,显著增加中风和脑梗的发生风险。吸烟者应坚决戒烟,可通过逐渐减少吸烟量、使用戒烟辅助工具(如尼古丁贴片等)以及寻求家人朋友支持等方式帮助戒烟。对于有吸烟史的人群,即使年龄较大,戒烟也能降低中风风险,改善血管健康状况。
三、定期体检与健康管理
1.定期体检: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全面体检,包括血压、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脑部血管超声等检查。通过定期体检可以早期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如早期发现轻微的血管病变等情况,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对于有家族中风或脑梗病史的人群,更要加强体检频率,可每半年进行一次相关项目的检查。
2.健康管理:根据体检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如果发现有轻微的血脂异常或血压偏高但尚未达到疾病诊断标准的情况,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进行干预,如加强运动、调整饮食等。对于已经患有相关基础疾病的人群,要严格按照医生制定的治疗方案进行规范管理,定期复诊,及时调整治疗措施,确保病情得到良好控制,降低中风和脑梗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