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围术期护理包括术前准备(患者评估、心理护理、胃肠道准备)、术中配合(器械准备、体位摆放、病情观察)、术后护理(一般护理、伤口护理、管道护理、呼吸道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观察与护理)及康复指导(活动指导、定期复查、造口护理若有),涵盖患者各阶段不同方面的护理要点以确保手术顺利及患者康复。
一、术前准备
1.患者评估
需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是否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身体状况差异较大,例如老年患者可能合并更多慢性疾病,影响手术耐受性。对于有吸烟史的患者,需评估其肺功能情况,因为吸烟可能导致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增加术后肺部感染风险。
进行身体检查,包括心肺功能、营养状况等评估,营养状况差的患者可能术后恢复较慢,需提前进行营养支持。
2.心理护理
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优势,如创伤小、恢复快等,缓解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心理。根据患者不同年龄和性格特点进行个性化心理疏导,例如对于儿童患者,可通过生动形象的绘本等方式解释手术过程;对于成年女性患者,可多从美观及术后生活质量方面进行沟通。
介绍手术室环境及手术大致流程,减少患者的陌生感。
3.胃肠道准备
术前3日进少渣半流质饮食,术前1日进流质饮食,以减少肠道内粪便,便于手术操作。同时,遵医嘱口服肠道抗菌药物,如甲硝唑等,抑制肠道细菌生长,减少术后感染机会。术前晚及术晨进行清洁灌肠,彻底清除肠道粪便。
二、术中配合
1.器械准备
准备齐全腹腔镜手术相关器械,如腹腔镜镜头、各种操作器械等,确保器械性能良好。
2.患者体位摆放
协助患者取截石位,注意肢体摆放位置要舒适且不影响血液循环,对于儿童患者要特别注意肢体的固定和保护,避免过度牵拉。同时,要保证患者处于良好的气腹状态,一般通过二氧化碳建立气腹,压力维持在合适范围,以保证手术视野清晰。
3.术中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儿童患者由于其生理特点,生命体征变化相对成人更敏感,需更加密切监测。及时配合医生处理术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如出血等。
三、术后护理
1.一般护理
术后将患者平稳转运至病房,去枕平卧6小时,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对于儿童患者,要安排专人守护,防止躁动导致意外。
监测生命体征,每30分钟至1小时监测一次,直至生命体征平稳。
2.伤口护理
观察手术切口有无渗血、渗液,保持切口清洁干燥。对于儿童患者,由于皮肤娇嫩,要注意避免切口受到污染,定期更换敷料。
若切口出现红肿、疼痛加剧等感染迹象,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3.管道护理
妥善固定胃管、尿管等各种引流管,防止扭曲、受压、脱落。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性质并做好记录。儿童患者的管道护理要更加精细,防止患儿自行拔除管道。例如尿管护理要注意保持会阴部清洁,预防泌尿系统感染。
4.呼吸道护理
鼓励患者深呼吸及咳嗽咳痰,对于儿童患者可通过拍背等方式协助排痰,预防肺部感染。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呼吸训练,如腹式呼吸等。
5.饮食护理
术后禁食禁水,根据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逐渐恢复饮食。一般先从少量温开水开始,若无不适逐渐过渡到流质、半流质、普食。注意饮食要富含营养,满足患者不同年龄阶段的营养需求,例如儿童患者需要保证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等摄入以促进生长发育。
6.并发症观察与护理
密切观察有无出血、吻合口瘘等并发症。若患者出现腹痛、发热、腹腔引流液异常等情况,要及时协助医生进行处理。对于老年患者,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更要警惕并发症的发生,加强观察和护理。
四、康复指导
1.活动指导
鼓励患者早期活动,术后第1日可在床上进行翻身、四肢活动等,术后第2-3日可逐渐离床活动,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儿童患者要在家长监护下进行适当活动,避免过度劳累。
2.定期复查
告知患者定期复查的重要性,包括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等,以便早期发现复发或转移情况。根据患者年龄和病情制定个性化的复查计划。
3.造口护理(若有)
对于行造口术的患者,要指导其及家属正确进行造口护理,包括造口用品的更换、造口周围皮肤的护理等。儿童患者的造口护理要更加注重温和操作,选择合适的造口用品,防止对皮肤造成损伤。